第5版:特别报道

南庄村:擦亮古村招牌 变现文旅流量

  • 南庄村非遗文化研学基地。

  •   走进南庄村,浓浓的文化和乡愁气息扑面而来。
      “‘三门石头街,南北两座庙,张家十八堂,阴氏一杆旗’这是我们村非常值得自豪和夸赞的文化潜力……”跟着70岁的村民张永贞老先生的介绍,采风团的记者们足足在村里采访探寻了一上午。
      南庄村仅有146户310人,但文化旅游底蕴深厚: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加上全省首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山西省最美旅游村等荣誉称号,金字招牌闪闪发亮。
      南庄村地处张壁到绵山旅游路的中心地带,近年来,以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为契机,借助独特的地理优势,南庄村深耕古村特色文化、拓宽乡村发展思路、抓牢农村绿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我们坚持传承保护和修旧如旧,一方面对文旅资源进行统一规划,聘请省规划设计院编制南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并分步骤开发;对玄帝庙、龙王庙两座古庙和四处明清古宅进行保护性修缮;发挥旅游集群效应,投资建设南庄至西宋壁的旅游步道,打造‘绵山观光-古堡地道-南庄休闲’旅游品牌线路;同时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铺设古村条石,污水实现管道入地、集中处理,整村实现清洁供暖,成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示范村、样板村。”龙凤镇副镇长、南庄村党总支书记张尔锋对发展充满信心。
      乡村旅游逐渐兴旺,带动起休闲餐饮业态蒸蒸日上,客流变现能力也越来越强了。曹莉和高永文夫妻两人在市里开了很多年饭店,两年前被南庄村蓬勃的乡村旅游发展活力吸引而来,在村头投资打造休闲民宿“森肴·野宿”露营地。“夏季下午五点后,这里的十几间帐篷餐厅和三间帐篷客房就被游客预订一空,每天接待游客200人左右,营业额约两万元。”曹莉介绍说。
      近两年来,南庄村集中出租、统一种植核桃树400亩、杏树100亩、苹果园80亩、南庄血桃30亩,精心打造出笨鸡蛋、小米、绿豆“南庄三宝”系列产品,投资2300余万元建成了农产品加工及销售中心,为村民年增收300万元以上;创办了“大美南庄”旅游公司,目前已发展和培育农家乐4处、采摘园6处、民宿客栈2处;投资建成南庄酒文化博物馆、“大拇指”游乐园、南庄滑雪场等,年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以上,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引擎。

      本报记者张美丽文/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02期

    • 第2024-06-28期

    • 第2024-06-25期

    • 第2024-06-21期

    • 第2024-06-18期

    • 第2024-06-14期

    • 第2024-06-07期

    • 第2024-06-04期

    • 第2024-05-31期

    • 第2024-05-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