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书香墨韵

土地,因铭记而辉煌

——简析《重回1937》的创作价值

  • 作者蒋殊与老兵郝照余

  •   

    作者简介

      蒋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太原市作协副主席,太原市“文学名家工作室”领衔人。著有《阳光下的蜀葵》《重回1937》《再回1949》《坚守1921》《天使的模样》《少年时遇见你》《红星杨》等文学作品十部。
      散文《寻找史铁生》等12篇散文入选多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年度散文年选;散文《无人拣拾的柴禾》等10篇散文入选初、高中语文试卷;散文《故乡的秋夜》收入2014年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曾获“赵树理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连续三届获“长征文艺奖”。

    书籍简介

      《重回1937》是一部向抗战年代无名英雄致敬的书,是向最后一批抗战老兵献礼的书。作者书写的是小人物,蕴含的却是大历史,大情怀。文中背景是一座小县城,却是全中国的缩影,更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的高度。全书突破了概念化写作,以柔软的凝视角度切入,冷静而沉重的叙述中透着温度与人怀的光辉。描述的是历史苦难,更是民族精神,是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正气歌!书中13位抗战老兵的讲述,不仅是苦难的往事,更是不朽的风骨!读者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像农者一样的老兵,脑中呈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战场,一座又一座丰碑!

      读蒋殊的《重回1937》,翻开便已是记忆的一份胜利。研读历史,往往最在意英雄壮烈牺牲的部分,浓墨重彩地描绘生命的悲壮和战争的残酷,而《重回1937》则是在最微末处寻找历史与普通人命运的交汇,将尘封的记忆凝结成一部厚重的史诗。这部书中,每篇散文都使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在战争岁月和个人记忆的双重交织中,让读者重新回到1937年,回到战争岁月和久别的个人记忆当中,感受战争带来的如山般沉重的记忆。最终,作者将目光投入抗战年代的英雄县——武乡,带领读者重回当下,重回八路军总部,寄托这份沉重的哀思与深情。

    重回战争年月

      武乡地处太行和太岳两座大山之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战略要地。战争过去近八十年,这段忧伤沉痛的历史仿佛也离我们远去,《重回1937》正是一部怀揣着回归主题的历史散文,在武乡这样一个盈满着伤痛回忆的地方,书写个人身上挥之不去的战争阴霾,带我们重回战争年月。
      书的开篇,百岁老兵李月胜一出场,便将读者带入惨烈的战争记忆中,山谷雷动,硝烟弥漫。随着老人断断续续的回忆,离当代越来越远的真实战事重新回归,1937年的残忍序章被慢慢打开。
      与其说蒋殊这部书是一个作家的散文书写,不如说她是一名当代战地记者。书中一个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就是一座座历经风霜的纪念碑,仿佛远方的来客对苦难的深沉审视与描绘。随着记者走访的路程愈发展开,镜头与笔下的武乡越发清晰,记者笔下的细微变成战争忠实的记录:“满目的尸体”、鲜血、碎片……战争的画卷,村村有战事,村村有英雄,小小的武乡在一名记者踏足的寻常午后,蹒跚的老人变成最铿锵的存在,羸弱的身躯之下承载着无数混着血泪的抗争。
      书中一张照片令人震撼,即王生怀老人饱经风霜的双手和他青春年代英姿勃发的军人面貌,黑白的照片能看到风雨如磐,几十年光阴留下的痕迹犹如斧凿,年轻战士耳边响起的是战友血液流动的声音,是战争打响的声音。
      如今的百岁老人,听力已然退化,在洒满阳光的窑洞里孤独地坐着,万物的声音应当都变为他内心的声音,“王生怀的脸映在窗玻璃上,笑里透出暖”。老人的一生即是一部书,他的记忆即是一座城。
      重回战争岁月,是蒋殊在书中试图传递给我们重要的精神,只有随着她的文字身临其境,随着她的笔触游目骋怀,才能感悟出其中混杂着血泪和欣慰的感慨,用记忆重铸丰碑,用记忆铭刻英雄。

    重回个人记忆

      《重回1937》一书中的散文独自成篇,却首尾相连,蒋殊用她的笔调描摹着家乡,重回抗战老兵尘封已久、珍贵的个人记忆。
      作为一个同样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对武乡并不陌生,但认知却仅停留在“革命圣地”这样一个头衔之上,而蒋殊饱含深情的纪实散文通过个体记忆的回溯,使读者无限贴近老兵们鲜活的记忆中。《重回1937》中所找回的更是一份“私人化”记忆,每一篇散文,每一次探访,作者都带领我们走过老兵们坎坷的一生,最大程度拉近读者与武乡历史的距离。
      《曾祖父的墓碑》这篇文章中,蒋殊以自己的曾祖父为主角,讲述了曾祖父是如何因为一碗“和子饭”丧命的经历。作为一个山西人,我铭感于蒋殊对自己祖辈经历的重视和记录,也深感战争岁月的艰辛与不易,而更令我骇心动目的,则是一碗“和子饭”造成的生命悲剧。小小的一碗“和子饭”,是我对家乡风土初识的开端,也让我与蒋殊笔下的曾祖父产生了奇异的情感交汇,太行山下子孙的血脉在这一刻产生了共鸣与震颤,也让我明白,一碗和子饭的背后,潜藏的是一个普通百姓的风骨。
      一个人,便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书。这也是《重回1937》带给我最深沉的哀思。

    重回英雄武乡

      在两重“重回”过去的体验之外,《重回1937》传递给我的还有对当代武乡、当代山西、当代中国的思考。这部书作为一篇纪实性散文,看似是对抗战历史的溯源与解读,实际更是对当代中国如何铭记历史的提问。重回抗战年代的英雄武乡,是重回现当代的革命圣地,也是重回革命记忆的起点与终点。
      书中《远去的“瞎团长”》一文中,蒋殊以自身的视角讲述了对两个老人的探访经过,这两名老人和其他百岁老人一样,均已风烛残年,年华垂暮:郝照余虽面容沟壑,表达困难,却努力认真地说清楚每一个字,念念不忘当年的“瞎团长”;郝义成老人因完全失去听力,面对作者只能“不说话,一直笑着,看着眼前人”,两位老人经历过战火纷飞,浴血奋战,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战争只留存于我们记忆之时,他们却只静静坐着。历史的残酷与当今的岁月静好,给读者带来的是极大的落差与怅然。
      书中也不乏作者对武乡如今的描写,“两棵粗壮的杨树继续挺拔在房屋几乎坍塌的院子里,在凋零中一如既往傲然着它们的雄姿。一路走来,村里零星散落着一些旧房子”,这是《马牧旧痕》中蒋殊对郝有江旧居的描写。寥落几字,将一派萧瑟之景跃然纸上,过去的战乱痕迹与如今的新居形成鲜明比照——武乡,如此一个留下纵深革命印记的地方,在记忆的角落处静静等待着,等待有人跨越时空,剖开布满旧痕的外衣,寻问其中或惨烈悲壮、或微末琐碎的陈年故事。
      《把六年生命之重托付给文字》一文中,段廷荣将自己的青春岁月凝结在自己书写的一本书里,令我不禁为之动容。没怎么念过书的老人,为了记住那一段战火纷飞的惨痛历史,为了“英雄岁月不被一代代模糊”,竟写出三十个战斗故事共15万字来铭刻与纪念。他断断续续地写,在重提战争往事的痛苦之中重温着战斗时光。是啊,当代的武乡并没有被遗忘,段廷荣老人蹒跚的身躯正坚毅地抵挡着记忆的淡忘。他郑重地拿起笔,正如他郑重地拾起回忆中那无数生命和剪不断的历史。
      如今,我们常常只看脚下,埋头走自己的路,却忘记环顾四周,感受一草一木曾经历的过往,一砖一瓦曾有过的深情。历史,往往就在这样的忽视与略过中走丢。就如山西武乡,一个盛满血泪与英雄的地方,若只赋予“红色基地”的盛名,所谓的“苦难”就会变为空洞的勋章,“历史”则会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因而,《重回1937》不仅带领读者重回战争岁月的纷乱、重回个人记忆的长河,更带领我们重回当代的武乡,重新审视当代社会对于历史的铭刻是否深沉且有力量。从蒋殊的笔下,我看到武乡的过去、现在,更看到武乡的未来,因铭记而辉煌。
      《重回1937》,是重回战争岁月,重回个人记忆,也是重回当代武乡。蒋殊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娓娓道来武乡的历史、武乡的战争、武乡的人与事,在历史与当代间穿梭往来,在宏大与微观中翻飞驱驰。这种追求历史真实的群像式描写,体现了作者不断挖掘历史与现实、关注当下社会的沉重责任,体现了作者对家乡风物、人情世景的爱与热忱。
      “纪念无名者比纪念知名者更加困难”。而在《重回1937》中,一个个战争英雄的刻画是那么鲜明动人,折射出生命体验、历史铭刻的崇高与宝贵。蒋殊用自己真诚、殷切的表述,传递给读者痛切的思考。
      这是文字力量的体现,更是一个作家社会责任的深层映现。

    薛景晗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16期

    • 第2024-07-12期

    • 第2024-07-09期

    • 第2024-07-05期

    • 第2024-07-02期

    • 第2024-06-28期

    • 第2024-06-25期

    • 第2024-06-21期

    • 第2024-06-18期

    • 第2024-06-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