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屯留区老军庄,全区最大的村庄,一个因一块驴肉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近年来,该村从做强特色产业和村庄环境整治入手,产业日益兴旺、环境日益向好、生活日益便捷、村民日益自信,成为全区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一个亮点。7月9日,顶着骄阳,记者慕名来到这里,感受这里的变与不变,探寻这里变得“富而美”的秘笈。
不变的驴肉口碑,扼守上党腊驴肉的源头
老军庄地处屯留区路村乡,交通便利,全村3182口人,是全区农业人口最多的村庄。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说到长治美食,不能不提“上党腊驴肉”。可又有多少人知晓?从老军庄“走出去”的驴肉,几近占到了“上党腊驴肉”原始食材90%的份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老军庄村民大都是山东、河北移民的后代子孙。
他们的先人跋山涉水来到屯留这块旱涝保收的热土,同时也把驴肉、煎饼这些寄托着浓浓乡愁的食品制作工艺带来并且扎根。老人们讲,老军庄制作“上党腊驴肉”的传统已有100多年。
行走在老军庄的主街上,“高大上”的驴肉饭馆矗立着,随处可见的作坊式批零点上,驴肉、驴肠、驴筋、驴腱、驴肝、驴心、驴头肉……种类繁多、加工好的驴肉产品,弥漫着浓郁香味,无声地讲述着驴肉就是这里的特色,就是舌尖上的屯留。
在村民吴军燕的批零点上,其即兴娴熟展示了一回切割熟驴肉的技巧,并好客地邀记者品尝。
记者随机挑一块入口,果然像传说中所述:“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回味无穷。”吴军燕说,她家常年养着二三十头肉驴,一年收入十几万元不成问题。
村党支部书记时长青向记者讲述,目前村里的驴肉产业已形成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格局,为了提高驴肉的品质,养殖户想尽了法儿,有人最多在饲料中添加12种中药材。“凡是养驴户都是不差钱的主,在县城买套房交个首付各家都掏得出。”
在村里走访,记者进一步发现,各作坊推出的鲜驴肉尽管风味迥异,但上市前绝不掺假、不添加其他任何东西却是大家恪守的共同宗旨,这也是“老军庄驴肉”多年来口碑不减、名满上党的根由。
2023年9月,村民李红军的宜德源饭店,靠一道名为“驴肠炖豆腐”的创意菜,一举捧回了首届“羿神故里,美丽屯留”羿乡文化节美食评比第一名,一时间为全村驴肉的销售带来一波实实在在的“留量”。
变了的村居环境,彻底摔掉脏乱臭的帽子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有弊必有利。
过去,老军庄有两件事十里八村闻名:一是“香”,二是“臭”。“香”当然指的是驴肉香,而“臭”则是空气臭。
老军庄有30多个养殖户、两个屠宰场、70多个传统屠宰作坊,每天产生的牲畜粪便、内脏、血水等多达数吨重,不少垃圾被偷排在河沟、路边、桥下,村里乱糟糟,到处臭烘烘,堪称屯留的“龙须沟”。
前些年,虽几经整治,但臭名难除,村民们一度因为村居环境“脏乱臭”而苦不堪言。
一家三代从事牲畜屠宰的薛彪说,过去都知道乱倒垃圾不对,难就难在找不到地方倒垃圾。
老军庄村居环境的蝶变始于2018年。
这一年,长治市启动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老军庄主动谋划,投资150万元,当年建起了一座储量300立方米的可腐烂垃圾沼气综合处理站。
今天这个沼气站日可处理生活垃圾、屠宰废弃物和其他农业废弃物2吨多,年产沼气9万立方米、沼渣沼液800吨。有了沼气站,从事牲畜屠宰的村民们就不愁没地方倒垃圾了,大家主动送垃圾还可以免费领到公共浴室的澡票以及沼液和沼渣。
以沼气站为中心,老军庄还将产业进行了重构,充分利用沼渣、沼液大力种植有机蔬菜,新种植葡萄树500多棵,新建了3000平方米的大棚。
趁热打铁,近两年支村两委还发动村民拆旧搬迁,整饬、美化、绿化、亮化了一条长达500米的特色产业一条街,计划将特色驴肉、小吃烧烤、乡村夜市有机整合,打造一个既具“烟火气”又凸显“夜经济”的网红打卡点。
“拆旧搬迁,不仅仅拆出了一个美丽乡村。宽敞的村道,让村民们开阔了眼界,还提升邻里相处的格局。”屯留区农业农村局信息股股长夏飞飞说。
环境整治“褪旧衫”,人居环境“换新妆”。
今天老军庄彻底变了样子,昔日垃圾乱倒、蚊蝇乱飞的村中空地被改造成了公园绿地,背负多年的“臭”名声消失了。与此同时,村里还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国家森林乡村”和“山西省文明乡村”。
嬗变的发展理念,为村庄富而美不断加持
漫步在今天的老军庄,一条条村路上,一面面崭新的“文化墙”让人耳目一新,一股股清新的文化之风迎面而来,传递着道德能量,弘扬着文明风尚。
壮大特色产业,强化发展动力,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专业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建起了39座蔬菜大棚,其中村集体经营8座。种植的泡椒和彩椒打出了品牌、走出了国门,为全村带来可观的收入。
步入老军庄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正给豆角幼苗打尖的村民刘新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家承包了一个占地3亩的大棚,黄瓜、西红柿、豆角、彩椒倒茬种,扣除各种费用,一年收入10万元以上稳稳的。
随着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思路,该村还与山东寿光润天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创建蔬菜批发市场,年吞吐蔬菜达到450万公斤,在带动周边蔬菜发展的同时,为全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根基。
外在变化无形中成为内在变化的驱动力。
近年来,该村以制度约束促治理格局建设,全村挂牌的“星级文明户”达到了182户;“文明家庭”“新时代好少年”不断涌现。以敬老助老促美德风尚传承,村集体明确为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集体过生日,同时送蛋糕和慰问金,带动全村敬老爱老蔚然成风。
“今年我们村重点开展的项目有14个,总投资1900多万元,主要是村集体经济产业壮大、特色产业一条街、村庄绿化、污水改造、两个小公园等,我们村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时长青向记者畅想着村庄的美好未来。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既“慢不得”又“急不得”。坚持做好变与不变的有机辩证,持续更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共享共建,全力打造最干净最美丽最宜居家园,老军庄正扎扎实实进行探索和推进,争取推出更多标志性成果,为全区乃至全省践行“千万工程”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报记者金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