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晋西北五寨平川“小药草”满目苍翠,沟里山上各色药材花儿争相开放,多个中药材孵化项目生根结果,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强势力量。自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点帮扶五寨以来,五寨县持续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着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目前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是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由黄璐琦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拥有31名岗位科学家、33个综合试验站。浑源综合试验站是根据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结合中药材产业特点设立的区域性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为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由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田洪岭研究员担任负责人。五寨县就是浑源综合试验站五个示范县其中之一。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自2017年起组建中药材专家学者服务团,以现场培训、田间指导、电话咨询、微信解惑等多种方式,从理论技能培训、交流研讨、示范基地建设、黄芪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指导、中药材引种与驯化等方面突破五寨中药材产业技术瓶颈问题,有力破解了传统种植方式产量低、采挖受限、品种单一等问题,降低农户和合作社种植风险,保障收益稳定,农户种植积极性持续增强,有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寨县党组成员张东亮非常肯定科技力量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
引进品种改进技术带富上千农户
刘俊希是五寨县胡会乡人,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做中药材经纪人,跑市场的过程中,他了解到五寨黄芪等中药材因为品质好特别受青睐。20世纪90年代初,他尝试种植5亩红花由于技术问题几乎绝收;2004年,他在东坪村流转160亩地搞起了黄芪育苗,准备大面积移栽种植大干一番,但由于缺乏育苗技术和经验,育苗遭遇旱情全部吊死,投资12万元也赔了进去;后来他又在大东沟大山里栽种了3000亩黄芪,遭遇中华鼢鼠灾害损失过半;在杏岭子乡栽种3500亩黄芪,因为大雨漫灌赔进去70多万元……
“这么多年多次遭遇损失和挫折,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技术,盲目苦干。自2017年经体系科研团队的科技指导后,改良引进适宜品种、规划科学种植技术、采取多项植保措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合作社进一步栽种了黄芩、党参等优良品种,发展顺风顺水,还成立了公司延伸加工产业链。”刘俊希感慨地说。
如今,刘俊希的五寨道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年销售中药材380多吨,产值1000多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河北、安徽、广州、香港等地;科研团队和合作社改进研究出《野生黄芪抚育及规范种植技术》《党参栽培防鼢鼠法》等专业技术;合作社被省农业农村厅评选为“省级示范社”,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基地”,《野生黄芪抚育及规范化种植技术》获省科技厅农村技术承包集体奖。
他的合作社挣了钱,也带动起200余户农户致了富,刘俊希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成为全县乡村振兴带头人。
在五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及五寨县政府搭建平台,组建中药材产业科研专家组,将科研成果积极应用推广到基地,打通最后一公里难题,并以新技术支持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试验生产及推广,完成黄芪等新品系的性状筛选;完善建设种子生产加工车间;发布黄芪种子地方标准;制定黄芪仿野生栽培、野生抚育规程;研发改造中药材播种、采收机械;开展中药材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示范;同时开展中药材综合加工技术与示范性应用研究;建设黄芪仿野生、规模化等种植基地;邀请国家和山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等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同时与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和山西省中医药研究所等合作重点围绕黄芪产业中的“卡脖子”技术,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凝聚起科技创新合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推动县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体系科研团队良种良技良法良机配套指导下,合作社黄芪育苗亩纯收入6000元以上,栽种黄芪亩收入也可达到4000多元,且收益稳定,周边几个合作社受益农户上千户。”刘俊希介绍说。
建试验基地扩大辐射面积增强带动力
“五寨中药材产业无论在地域特点上还是在品种特点上都有其独特优势,但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产业链条短,仍然以前端种植业为主,为了突出产业的特色优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汇聚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中药材种植户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了目标清晰、布局合理的中药材产业示范区建设。”五寨县农业农村局专职副书记李忠毅说。
根据规划,体系将全力推动五寨县“中国中药(山西)产业园”建设;示范一批中药材繁育、生态种植等技术;启动“山西五寨黄芪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及产业化推广”项目,开展良种繁育关键技术研究,起草相关的地方标准,建设良种繁育示范展示区,启动良种繁育中试生产基地及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推动全产业链技术集成和示范,开展适种品种试验展示、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创新、先进植保技术引进试验、仓储加工技术提升工程;培育种子种苗生产经营企业,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共同生产和经营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产品,并从质量管理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和生产经营体系等方面进行规范引导,培育地方种子种苗生产专业企业。
“体系将建设1个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和试验展示区;建成千亩中药材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成百亩适宜中药材品种示范田;完成中药材种子种苗和繁育技术规范地标3-5套;建成并完善1个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检测实验室;培育规范的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经营企业。”田洪岭介绍说。
记者在胡会乡新建的百亩示范田看到,在水肥一体化设施和多项科技措施助力下,十几个中药材品种和多个黄芪品种育苗长势良好。据介绍,体系7年共组织上千名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培训观摩,通过培训咨询为药企药农宣讲、通过示范样板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将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中,为基地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在多种科研力量的加持下,五寨黄芪成品亩产量达250公斤左右,亩均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仅种植黄芪一项每年销售总收入预计可达4500万元,中药材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带动效应持续稳定增长。
全产业链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五寨县积极打造知名康养目的地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先后建成五颐康苑、中医药文化体验馆、晋西北中药健康产业孵化园、中国中药山西五寨产业园,打造“五寨黄芪、党参、菊花、甚喜茶”等一系列知名产品,推动康养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前景更加广阔。县委县政府积极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发、服务、文化、康养于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链,促进中医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中医药康养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7月30日,以“康养福地·打造中医药多元价值助力乡村振兴五寨模式”为主题的山西五寨夏季康养活动暨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如期举办,五寨以“康养+中医药”融合发展新模式笑迎八方宾客。会议期间,记者在五寨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看到,中医药文化讲座、健康大讲堂和中医药文化体验吸引了不少前来研学的中小学生;无论是层峦叠嶂、流泉飞瀑、奇松怪石、河谷冰川构成的五寨沟风景区,还是碧草如茵、百花怒放、清泉涌动、松杉环拱的荷叶坪风景区,都给与会嘉宾带来了清凉舒爽的避暑体验。
在体系的全产业链支持下,刘俊希的五寨道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建设的“五寨晋西北中药健康产业孵化园”,现有仓储库1400平方米,晒场1500平方米,阳光棚500平方米,建成了中药材、中药材种子初加工生产线,野生黄芪礼品盒生产线,注册“晋北”牌商标并被评选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合作社拥有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得实用专利四项,效益成倍增长。
为全产业链条助力五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体系与山西省中医院对接,加快实施组建山西省中药材创新中心和中药材协会。让种植加工中药材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可靠门路、乡村振兴的良策良方、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前景可观的产业路径。
本报记者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