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时光印记

沂蒙行 沂蒙情

  • 苏家崮战斗遗址

  •   春夏之交,贾中汉约我去沂蒙。
      放下手机,我脑海里浮现出电视剧《大决战》中的一个场面:一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支前队伍从沂蒙山区走来,他们头上裹条毛巾,腰上系根麻绳,推着装满粮食、弹药的独轮车,吱扭吱扭送往淮海战役的解放军阵地,气势壮观,感天动地,令人肃然起敬。
      贾中汉,是长治市屯留区民康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治市中药材协会会长。2011年,他被评为“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进京接受表彰,从人民大会堂捧回“中国百佳新型农民”的奖牌,我去向他祝贺!那天去得尚早,又是风和日丽,我俩去了趟吾元镇罗村,瞻仰屯留抗日县委、县政府旧址。
      路上,中汉讲起他看过电影《红嫂》,讲得泪流满面。我说,红嫂的故事发生在沂蒙山,那里和咱太行山一样,都是英雄的土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把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把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把最后一件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把最后一个儿子送上战场”的红歌,唱得就是当年的沂蒙人民群众。
      中汉擦了下脸上的泪珠说:“怪不得那地儿出红嫂哩,男人冲上战场,女人不让须眉,咱们要瞅个时间去感受感受。”我说好啊,到时一起出发。
      后来,中汉忙起他的中草药种植,上山下沟,一直没抽出身来。过去多年了,他又冷不丁提起这件事,而且说走就走。
      原来是中汉那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工作的博士女儿回来度产假,一天哼着沂蒙小调,哄“宝宝”睡眠,把他给提醒了。他和女儿说起当年和我的约定,女儿兴奋地说:“这是好事呀,沂蒙当年被称为‘小延安’,你们去缅怀老区人民的好传统,领略老区人民的新风貌,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的女儿对全国的革命纪念地如数家珍,对沂蒙老区更是了如指掌,鼓励他带上她妈一块儿去,开开眼,补补脑,她在家里为他们做“网上导游”。
      车子开到临沂市平邑县苏家崮抗日烈士纪念馆门前,天上下起蒙蒙细雨。苏家崮抗日烈士陵园建在平邑县郑城镇西岭高地,园内草木茂盛,画廊碑上镌刻着平邑县509位烈士英名。我们几位走到耸立的抗日烈士纪念碑前,脱帽鞠躬,默哀致敬!
      管护陵园的工作人员介绍,1941年12月8日,担负着保卫抗大一分校和山东分局党校的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旅三团,与向这里“奔袭合击”的6000多日军展开殊死战斗,以牺牲120名干部、战士的沉重代价,击毙了日军少将旅团长河田槌太郎以及400多个鬼子,掩护了分校和党校的学员们安全转移,保护了当地的老百姓。这次战斗,打出了八路军的军威,巩固了八路军的地位,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当年和团长王吉文并肩指挥的团政委张玉华将军,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有三个妈妈:第一个妈妈是生母,第二个妈妈是民母,第三个妈妈是党母,民母就是舍生忘死保护八路军战士的沂蒙老乡。
      纪念馆里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平邑县流峪镇臭蒲滩村,有位于大娘。一天,有个被鬼子追捕的八路军战士跑到村里,跑进于大娘家中,大娘把他藏在床底下。鬼子的枪声越来越近,于大娘把家里的两个儿子唤到跟前,让叫七儿的弟弟去外面,把鬼子引开,鬼子凶恶残暴,开枪打死了七儿。随后闯进屋里,拖出叫二儿的哥哥拳打脚踢,直到打死了才放手。藏在床下的战士忍不住要往外爬,被大娘的两条腿死死挡着。鬼子走了,大娘拽出床下的战士。那个战士跪在于大娘面前,泣不成声地呼喊:“娘啊娘,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了!”一老一少紧紧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中汉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上了车喃喃自语:“战争年代的老乡在做什么,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做不好对不住这些老乡啊!”我说是啊,过上好日子要明白是怎么来的,糊涂了就会忘本。我赞赏中汉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在精准扶贫中牵手贫困户,扶持过三百多户人家,这不是小数目。中汉摇着头说:“看看大娘再看看自己,我还差得远哩。”
      说话中,车开到华东野战军纪念馆广场。馆外的几排草房把我们吸引过去,陈毅旧居、粟裕旧居、谭震林旧居、张云逸旧居、老兵旧居……虽然都是建馆时复制的,但是再现了首长们当年运筹帷幄、指挥作战的艰苦环境。
      走进馆内,一幅幅老照片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一个个老故事澎湃激情。跟着讲解员的脚步,仿佛走进当年硝烟弥漫的蒙山沂水,感受着“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壮举,接受着“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洗礼。
      你听:“俺们都是村长,部队有需要,找俺们就行。”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的村长带领男人们上了前线,坚守在村里的妇女张云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上莲,向前来找村长征集粮草的部队首长响亮回应,他们组织起全村的妇女和老人,先是完成了筹集5000斤军马草料的任务;接着承担了把5000斤军粮加工成煎饼送往前线的任务;又连轴转忙碌了5天,老人捻麻绳,妇女做针线,赶做了252双军鞋送到部队。战斗进行到白热化,前线急待补充弹药,她们又承担下这个任务,一箱150斤扛不动,便俩人抬着走,往返一趟20多里山路,没有一个人掉队。1947年6月10日的《鲁中大众日报》,以《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为题,报道了这一英雄群体,使“沂蒙六姐妹”成为齐鲁大地的一道亮丽彩虹。
      你看:32名妇女32个桥墩,肩扛自家的门板架起一座“火线桥”,把一支部队送过汶河对岸。故事发生在1947年5月12日傍晚,沂南县岸堤镇南岩路村妇救会主任李桂芳,接到命令部队过河,要求5小时内在汶河上架一座桥。河面几十米宽,一时找不到建桥材料,男人们又都上了前线。她急中生智,用门板当桥板,用人当桥墩,挨家挨户去通知,村上仅有的32名妇女很快扛着门板来到河滩。晚上九点,队伍朝河边急行而来。李桂芳大声喊道:“姐妹们,架桥!”话音未落,32名妇女扛起门板,跳入湍急的河水中,用肩膀扛起门板,招呼战士们过河。战士们不忍心踩上去,她再次喊道:“时间就是胜利,赶快过河!”一小时、两小时……待最后一个战士从她们肩上踏过,这32名妇女被河水泡得全身麻木,累得瘫倒在河边。他们当中有的怀着身孕,有的落下终身残疾,年仅19岁的刘日梅身受重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部队首长表彰她们:“沂蒙妇女难不倒,肩扛门板架人桥。”
      你再看:一位叫王换于的大娘,自家的4个孙子因饥饿和疾病先后夭折,换来了86个革命后代的健康成长,是何等可爱和可敬!这位大娘是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人,1939年夏,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大众日报社,先后驻扎在他们村。作为妇救会主任的王换于,看见徐向前、罗荣桓、王建安、朱瑞等首长和工作人员的娃娃无人照顾,先是帮助安排到附近的可靠农户家抚养,后来办起战时托儿所亲自来带,并动员村里所有哺乳妇女来给这些娃娃喂奶。她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就近挖地窖,上山挖山洞,以掩护这些娃娃随时转移,躲避鬼子的疯狂扫荡。王换于大娘响应部队首长提出“一个党员一片天”的口号,动员丈夫、儿子和儿媳入了党,还跑到周围的8个村庄做工作,发展了20个共产党员。收留负了重伤的八路军干部、战士,熬汤喂饭,寻找民间秘方和采集中草药医治。长年累月忙部队,忙村上,忙娃娃,忙伤员,把自己的亲骨肉都忙丢了,其胸怀像大地一样厚道,其品格如蓝天一样清澈。在这位被誉为“沂蒙母亲”的心里:“共产党和干部战士为打鬼子冒着生命,咱们为共产党的干部战士做事捧上真情。”
      一幅幅图片一片片云,一个个英雄一颗颗星。在沂蒙红嫂明德英的画像前,中汉肃立了许久。走出纪念馆,他爱人李小慧悄悄告诉我:“中汉常说他是吃邻居婶婶们的奶水活过来的,所以对这位用自己奶水救活八路军小战士的红嫂格外敬重。”车上叙旧,我知道了中汉兄妹八个,排行为七,过去家里日子艰难,娘生他时昏迷过去,当时都忙着救大人,把他推在炕角没有人照顾。邻居来看望他娘,看见他奄奄一息的样子可怜,在哺乳期的婶婶就抱起他来喂了几口奶。后来几天,这个喂几口,那个喂几口,把他喂得活了过来。我明白了,原来中汉心里埋藏着父老乡亲恩逾慈母的情结。
      小慧佩服丈夫中汉的不服输的劲头,为了过上好日子,说他趸过蔬菜,摆过地摊,倒过土坯,和过泥巴,甩过大钎,提过瓦刀,下过煤窑,上过工地,当过木匠,干过瓦匠,扣过墙砖,旋过房瓦,贩过膘猪,卖过猪肉,开过饭店,办过版面,干过队长,当过支书……只要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他什么活儿都去试,都挑头干。后来成立公司开发中草药,从屯留拓展到沁源。这不,虽行走在沂蒙山区,他还不时下车查看这里的连翘、甘草、金银花长势,和当地的药农聊天探讨行情。
      中汉说他又有了新的想法,开展主题教育,托起企业灵魂,红色文化搭台,绿色产业唱戏。车子开上太行山,开到红旗渠畔,远方飘来朵朵彩云,吹来习习凉风,大家的心情爽并快乐着。

    绛水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06期

    • 第2024-08-02期

    • 第2024-07-30期

    • 第2024-07-23期

    • 第2024-07-19期

    • 第2024-07-16期

    • 第2024-07-12期

    • 第2024-07-09期

    • 第2024-07-05期

    • 第2024-07-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