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城县南15公里的黄龙山下白桑镇南香台村,有一个海鑫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自 2012 年合作社创立伊始,负责人冯赵兵始终秉持“创新发展、提升质量效益、全程服务、一心为民”的理念,带领合作社在阳城丘陵山区的特殊环境中,不断探索新观念、试验新机具、推广新技术、精选新农作物品种。
勇于探索
冯赵兵1993年从阳城县职业技术学校农机班毕业后,为将所学习的技术运用于实践,一直从事农机、汽车等机械修理工作。2012年春节回家过年时,他看到家乡梁庄及涧河沿岸土地因偏僻和野猪破坏而荒芜,痛心不已,决心将这些土地重新利用起来。于是,他通过村组与老百姓办理了土地流转。解决一个难题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近百亩土地的耕种摆在了眼前。他趁正月走亲戚的机会,向亲戚朋友求助,购买了一台拖拉机和一台旋耕机,开始了新农人的生涯,并于当年7月成立了阳城县海鑫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20多年的成长和创业发展中,冯赵兵积累了丰富的农机、农业技术。他积极探索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思路,尝试引领着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产业迈向现代全程机械化生产之路。
2010年开始,白桑乡全乡谷子种植面积从2500亩发展到4500亩,谷子收获的难度让村民犯了难。冯赵兵积极探索减轻农民种植谷子负担的方法,他主动与各地的农机具生产商联系,创新思维,提出将小麦联合收割机改装为谷子收割机,他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购进了第一台谷子联合收割机,并在自家地里试收。尽管收获时损失超过了20%,但他还是信心满满,在机器上爬上爬下,对每个部位进行拆卸和研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并与生产商联系探讨,联合收割机终于得到改进。谷子播种也从粗放型向精播式发展,极大地减少了谷子种子的浪费和管理间苗的难度。
科技赋能
冯赵兵带领合作社从2012年起,每年不间断地进行机械化生产试验。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了谷子的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解决了谷子生产中最困难的人工间苗问题。2015年,在县农机化服务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他率先引进了阳城县第一台最先进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并在合作社流转的 100 亩谷地中多次试验和技术改进,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年秋季,他们成功举办了晋城市首家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会。
农业生产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粮食晾晒烘干也是生产的重要环节。2014年,冯赵兵带领合作社多方筹集资金20万元,引进安装了阳城县首台谷物烘干机,试验成功了谷子机械化烘干技术。随后,他们又对玉米、小麦等主产粮食进行了多次烘干试验,掌握了最佳的烘干技术,彻底解决了当地种粮大户粮食收获后堆放易发生霉变的难题,保证了粮食品质和安全。
农作物植保防治是粮食安全和粮食增产增收的基础。2016年,合作社首家购进了阳城县第一架无人植保机。冯赵兵带领团队从先进机具的引进到药剂的使用,再到科学喷施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和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在农机农艺技术结合方面,2018年,合作社推广了小麦玉米全还田探墒沟播复式作业新机具、新技术。这项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秸秆处理难题,还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更重要的是,该机具集还田、播种、施肥、镇压等功能于一体,一次性作业全部完成,省时省力功效好,蓄水保墒产量高。与传统耕作模式相比,每亩可节约2个工时,节约开支160 余元。每年作业服务面积 3000 余亩,可为农户节省开支48万余元。
迎难而上
追求永无止境。然而,冯赵兵的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谷子收获后,由于混有草籽,人工无法快速清选分离,严重影响了谷子的加工和销售进度。面对这一难题,冯赵兵没有退缩,他迎难而上,首先跑到清选机厂家和农机市场上寻找合适的清选机。但市场上没有适合的机械,清选机厂家又嫌市场小、销量小而不愿研发,合作社一时陷入了困境。
谷子清选和销售迫在眉睫,冯赵兵和社员们想办法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最终决定自己动手制作清选机具。大家自筹资金购买材料,昼夜赶制清选机具,并不断尝试改进技术难题。终于,在10天内,他们成功制作出了机械振动+谷子大小杂三分离清选机,功效可达到200公斤/小时,将当年3万多公斤谷子全部及时清选完毕。合作社研制的谷子清选机成为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收获后的必备神器,有效解决了谷子人工清选困难的问题。
冯赵兵常说,“只要有创新的思维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在困难面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付出终有回报。冯赵兵的努力得到各级各部门的认可和肯定。2016年被山西省农机局授予“山西省农机示范大户”;2018年被阳城县科学技术协会、阳城县科技局授予“阳城县农村科普带头人”;2021年冯赵兵被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特聘任为“山西省农机专家智库”专家,2023年冯赵兵荣获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的惠民农场也先后于2019年、2023年获得 山西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省级生态农场”称号。
功夫不负有心人。冯赵兵以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通过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积极改良土壤,实现节本增效,并推行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此外,他还创新研制适用农机具,补齐全程机械化的短板,提升品牌效应,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贡献力量,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刘雨欣 王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