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云林老师长期从事县里史志研究工作,年近八旬而身体健壮。古稀之年,将凝结了一生心血的文章结集成册。我捧读之后感慨良多:尤为佩服的是其治学严谨的态度,以及其对故土的一往情深。该书分《乡人乡事》《乡迹乡道》《乡食乡味》《乡情乡赞》四个部分。书开头一篇《左权礼赞》深情回顾了左权设县以来的光辉历程,我作为一个左权人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不禁赞叹:家乡左权,原为辽县,烽火岁月,抗战前沿;三晋门户,山峦重叠,将军殉国,抛洒热血;朱彭挂帅,刘邓挥鞭,站岗放哨,全民动员;八路神兵,驱寇杀敌,人民大众,争做贡献……慷慨悲歌,建立政权,上下一心,换地改天;谋求发展,艰苦创业,文化旅游,工农商学;生态绿化,美景相连,城乡巨变,阔步向前;太行精神,永驻心间,笑迎宾朋,招才纳贤;转型发展,壮志弥坚,开创未来,走向世界。
乡人乡事多艰辛
忆苦思甜知奋进
霍老师出生于石匣乡竹宁村,该村先后有百余人为抗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名字光耀千秋,他们的故事,永昭后世。其中《一门英烈战敌伪》的刘姓一家人的故事最让人感动:老大刘更旺是竹宁村早期的共产党员,行侠仗义,好耍神鞭,保庄稼,护乡民与敌周旋,其妻常氏被日军炸死,其长子刘联庆在日军扫荡中受伤,数天后死亡,其抚养的堂侄担任抗日小学教师,被日军严刑拷打致死;老二刘海旺也是共产党员,为保护公粮安全,被日军扫射致死;老三刘云旺,担任辽西一区区委书记,为保护党的秘密,掩护同志突围,遭敌擒获,被活活刺死;老四刘元旺,也是一位共产党员,曾用铡草刀剁开铁丝网,使我军顺利通过,进而拔除敌方炮台;刘氏两姐妹也都是共产党员,领导村里妇女们做军鞋、送情报、护理伤员,为抗战做出贡献;他们的母亲巨老太太在抗战中虽然遭受日军毒打,依然坚贞不屈,不向敌人低头。在20世纪50年代他家门上高悬着“人民功臣”的光荣匾,县烈士陵园为他家的两个儿子树碑,以示纪念。刘家的后人更是以先辈精神为激励个个争先,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
其后还记述了《日伪三屠竹宁村》《抗日村副高飞鹏》《无怨无悔李继唐》等篇目,读罢,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中的的人也会为之深深感动。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而我们英勇无畏的人民大众与敌斗争的事迹真可谓感天动地。现在我们只有珍惜美好生活,踏实努力工作,以自己实际行动投身国家和家乡的建设,就是对牺牲英烈们最好的祭奠。
在《那些年那些事》中记述了:1958年村里来了新农民带来的变化;还有学校老师带领学生参加村里劳动“颗粒归仓”的深刻记忆;修建石匣水库,竹宁村大批良田被淹,举村移民,那会儿人们舍小家,为大家,甘于奉献真可嘉,天寒地冻把山炸,老者装车汗滴下,年轻人,驾平车,推平场地打石夯,喊夯歌声真是响……修成大坝水蓄上,造福辽州一方人。时至今日,走进竹宁村,来到水库边,望着那一汪碧水,每一位左权儿女都应该心怀感激,感激昔日的建设者,感激竹宁村的老百姓为县城主要水源地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古镇老街变新貌
品味乡食话乡情
左权是一个英雄的名字,也是一块土地的称谓。县域内的众多古迹,像一位历史老人向我们诉说着这里的兴衰往事和历史变迁。这次我们跟随霍老师的指引,做一次体验乡土风情的旅行,从县城出发,首先游览辽城古街,随着城市的建设,昔日的古街早已被现代化的元素所浸染,所幸的是,我们找到了三元阁,找到了大南街的钟鼓楼,书中记述的“四牌楼”却不知倒在了何方?现在这里依然街市繁华,人群熙攘。它们的出现与湮灭,让人不禁感叹:世间的事情真的很难预料,我们最理性的选择就是活在当下。
走过羊角古街,漫步拐儿老镇,一路向北来到寒王,再沿着一号旅游公路,去了石匣乡的长城村,最后到了号称太行山上“小上海”的桐峪。这里正在进行旅游开发,古今建筑交融,街上有民俗表演,不少外地的游客穿梭其中。这里是晋冀鲁豫临时参议会旧址所在地,在这里最早实行了“三三制民主”,走近1941博物馆,展陈的实物与图片,向人们讲述着我国民主制度的光辉历程。这里还建有漂亮的写生驿站,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涌入这里进行写生创作。这里在走向振兴,家乡的那些古村镇也焕发出了新气象,有幸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我们真的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对于乡间的吃食,人们听来就会嘴馋:金黄酥脆的油炸馓子,热气腾腾的水煎饼,酸的令人尖叫的长城醋,声名远扬的马厩蒜……再品一品农家珍藏的左权大曲酒,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累了,翻开书卷,看一下霍老师创作的乡间小戏曲《真假女婿》和《喂鸡》真是叫人啼笑皆非。
对于书中讲述的十八盘,黄泽关,摩天岭上峻极关,香烟岭上人胆战,岔山栈道天梯攀,北郭晴岚大庙山,此行未去游览,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一看。
悠悠岁月道不尽古今多少事,浓浓乡情记载清晰印象感动多少人。霍老师是一位有心人,他的一生都在用笔墨记载家乡的人和事,他写的《乡土记忆》,正好让我们年轻一代和家乡的历史做了一次对话,展望未来,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永葆初心,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续写故土新辉煌。
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