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版: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

襄垣县古韩镇南关村:深化基层治理 为和美乡村“赋能加码”

  • 南关村宽敞明亮的住宅。

  • 南关村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

  •   乡村之美,美在山水之间,也美在业兴民富、生态宜居。近年来,襄垣县古韩镇南关村秉持“党建为魂、美丽为先、富民为本、治理为要”的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走好走稳乡村善治之路,持续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党建引领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走进南关村党群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干净整洁的党员量化积分公示栏,上面详细展示了党员量化考核的项目、内容和标准,以及党员得分情况,清晰透明、一目了然。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南关村党支部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党员履行基本义务、参与组织活动、服务基层群众等情况,作为积分的重要依据,让党员“靠行动积分、凭积分说话”,激发党员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活力,切实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通过积分制管理,党员干部在自己岗位上的付出得以量化,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干劲更足了。”南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政贤说。
      南关村始终着眼“抓党建、促治理”,坚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推动党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产业赋能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傍晚时分,行走在上寺街,只见熙熙攘攘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各色美食,浓郁的市井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我经常跟朋友们一起过来。这里人很多,非常热闹。吹着晚风,既可以享受美食,还可以欣赏东湖美景,一天的倦意没有了,很舒服。”市民冯雨向笔者说。
      南关村坐落在美丽的东湖西畔,是典型的城中村,独特的区位优势为乡村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条件。南关村充分利用紧邻东湖的地域优势,采取政府引导、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参与、文化部门策划的模式,建成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商铺30余间,高标准打造了与东湖公园相配套的集特色美食、风味小吃、仿古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
      “目前,商铺已全部租赁出去,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安置就业100余人。同时,我们还盘活集体资源,将办公楼三层、四层以及临街摊位、小型停车场等进行出租,每年可增加租赁收入120万元。”梁政贤说,下一步,我们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拓宽发展思路,加强资源整合,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环境整治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一排排住宅宽敞明亮,一条条街巷干净整洁,一处处绿树与花草相映成趣……在南关村,处处彰显着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描绘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
      乡村振兴,向美而行。南关村注重内外兼修、标本兼治,扎实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对村庄主干道进行补植扩绿,安排专人对绿化树木、环境卫生进行管理维护,提升绿化效果;规划完善村际道路建设,小巷、主街道硬化共计1.5万平方米;实施乡村亮化工程,重点完善村内主干道、公共活动场所照明设施,新增照明设施80余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路面全部硬化,路灯照亮回家路,主干道种满了花和树。现在的南关村,真是宜居的好地方。”村民说起村里环境的变化津津乐道,喜笑颜开。
      产业发展兴旺、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漫步在南关村每一条街道,都会看到村民欣喜的笑容。新面貌、新气象、新生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南关村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阔步前行。

    彭楠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9-13期

    • 第2024-09-10期

    • 第2024-09-06期

    • 第2024-09-03期

    • 第2024-08-30期

    • 第2024-08-27期

    • 第2024-08-23期

    • 第2024-08-20期

    • 第2024-08-16期

    • 第2024-08-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