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向阳花开,“打卡”拍照人气旺;在这里,新能源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这里,农文旅融合,特色小镇话振兴……走进大同市左云县,黄土地上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以实际行动,向新而行,向高而攀,绘就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产业向新 绘出幸福新景
从左云县上空俯瞰,一片片深蓝色的电池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一排排风机在蓝天白云下随风运转,一座座新开工的新能源项目建设工地激战正酣……近年来,左云县立足当地优势和资源,通过技术引领、机制创新,充分利用风、光等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升了资源与能源有效组合效益。
有着优质光照资源的左云县,全年光伏发电有效时间达1600多小时,且荒山荒坡广阔,发展光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该县把光伏产业作为有效巩固衔接的“阳光工程”来抓,走出了一条“一次投资、循环发展、长期受益”的新路子。
“这些山头下全是采煤沉陷区,山上土地瘠薄,所以也就成了荒地。”在店湾镇光伏发电站工作的村民老贾对笔者说,自从镇里建起了光伏发电站,附近七八个村荒了十几年的山头现在变成了“金山”。老贾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建光伏站时,他将家里的30多亩土地流转了出去,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金7000多元,加上他在光伏电站工作每月收入的2000元,一年下来,可收入3万多元。滋益于民的“阳光存折”,让受益农户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而这只是该县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一个缩影。
左云县地处塞北黄土高原,以海拔较高的五路山、尖口山、老虎山三大山系为中心,具有独特的风力资源优势,为加快风电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丰富的风能资源,美好的发展蓝图,吸引了国内众多的风电企业“闻风而动”,纷纷加入了对左云风电项目的布局。近年来,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五路山风力发电项目,总容量达50万千瓦,华阳智慧有限公司小京庄风力发电项目,容量达25万千瓦。目前,正在积极推动晋能控股晋北能源有限公司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并网,加快推进能科100兆瓦光伏发电+10%储能项目及高家窑3万千瓦光伏、大夏4.9万千瓦分散式风电和乡村振兴产业园绿色能源循环光伏一体化项目建设,到年底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将突破100万千瓦,使左云成为百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左云县在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还注重新材料制造产业的培育和引进,鲁艺机械、亿城煤基制等一批项目落地开工,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引进签约项目16个,签约金额达65.75亿元,新开工项目4个,投资额3.1亿元。
新融合 勾勒“诗和远方”
仲夏时节,10万亩向阳花在左云大地绽放,蓝天白云下,金色的葵花、绿色的农田、多彩的公路,沿着古老恢宏的长城蜿蜒舒展,伸向远方。这里成了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左云段最唯美的景色,也成为广大游客消夏避暑的好去处。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感受“一路花开”,随手拍出的唯美照片,带火了大同市景观农业,提升了古长城的旅游人气。
行走在摩天岭长城脚下,依偎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在威鲁村西的长城驿站 QING舍·瑰秀里民宿宛如一个世外桃源,来体验别样“闲适”的游客在这里住小院民宿、体验民俗文化,感受乡间“慢生活”。
近年来,左云县紧紧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文化名县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确立了打造“京西避暑休闲地,边塞民俗风情园”的发展目标。依托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深耕农文旅赛道,大力发展景观农业,重点开发了摩天岭长城风景名胜区、十里河生态湿地公园、历史文化名城等旅游景区。文化旅游产业正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使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力增强,也成为推动全县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左云县被列入全国公路自行车体育训练基地和全省唯一入选中国户外运动的精品骑行体验区。
亮新颜 和美乡村入画来
一栋栋红瓦房错落有致、一座座木门楼新颖别致,柏油街巷干净整洁……
“美吧!黑土口村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你看,每天都有游客进村游览!”身穿橘色环卫服的保洁员乐呵呵地说。黑土口村的华丽转身,只是左云县和美乡村建设的一幅剪影。
近年来,左云县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星罗棋布的边塞文化遗迹,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来抓,努力打造富有活力、彰显魅力的特色乡村,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在实施和美乡村建设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以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为重点,着手建设健康、有机、绿色、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幸福家园。”左云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为破解和美乡村建设中的“同质化、碎片化”现象,该县积极探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将乡村建设与摩天岭省级风景名胜区、古长城遗址、十里河生态湿地、管家堡沙漠公园等景点的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村庄的肌理和文化内涵,把秀美的风光、独特的文化、红色的印迹融入建设中,打造具有左云特色的乡村景观。同时,编制了《左云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左云县和美乡村建设规划》,为全县和美乡村建设描绘了秀美蓝图。
左云县坚持乡村提升与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相结合,高标准建设了安置点13个,6个深度贫困自然村、12个采煤沉陷区、1万多名群众喜迁新居。同时,对全县所有农村住房进行危房改造,结合“星级村”创建工作,打造管家堡、黑土口、李石匠、南家堡、刘家窑等集和美乡村和旅游示范村建设为一体的示范村,实现群众居住条件从“危”到“安”向“宜”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补齐发展短板,以就地城镇化为目标,全面保障农村居民出行、住房、饮水、如厕等需求,让农村像城市一样便利。到目前,全县村村都配备了保洁员、安装了路灯、建设了公厕。
“我常年在210省道开车,进入左云,就像进了山水画廊,沿途村庄不光是美,还有韵味!”河北籍货车司机张师傅说。
以实现“山水画廊、四季花乡”为目标,左云县对109国道和210省道沿线村庄面貌进行重点改造,对村内步道采用青砖、石板、鹅卵石等材料进行新建改建,粉刷乡村振兴等主题墙绘,打造3条长城边塞风情、生态旅游带。
“每到节假日,游客一拨接一拨的。”城乡环境的改善,引得游人纷至沓来,管家堡村村民也吃上了“旅游饭”。
展望未来,左云县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工作力度;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新画卷。
走在如诗如画的白羊大地,乡村振兴按下了“快进键”,一幅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正成为左云乡村振兴的幸福底色。
姚晓敏/文
左云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