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7版:中国农民丰收节

山西农业大学“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工程

  • 校长张强(右三)、社会服务部部长邢宝龙(右一)深入基地调研指导。

  • 项目组查看青椒育苗棚内长势。

  • 校长张强(中)为部分产业研究院院长颁发聘书。

  • 大寨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

  • 项目首席专家柴文臣在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 项目组开展全面技术培训。

  • 与企业负责人对接商讨项目实施情况。

  • 河曲特优农业产业研究院揭牌。

  • 课题组在曲沃果蔬产业研究院项目基地调研。

  • 课题组负责人李建军(左二)带领科研人员在大寨乡村振兴研究院走访调研。

  •   

    全产业链科技助推
    长子蔬菜育苗增效提质

    “今年,山西农业大学在我们园区示范推广了涉及蔬菜育苗全产业链条的提档升级技术:从穴盘育苗精量播种到集约化标准化育苗,从育苗设施智能化环境调控到苗期精准化水肥管理,从苗期病虫害绿色防控到秧苗冷链贮运,以及物联网平台的建设等,加上通过园区田间课堂和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提升了工人的应用推广能力,节约了成本,提升了质量,增加了效率。”日前,长子县丹西龙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负责人李强说。
      长子县丹西龙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于2016年,占地面积436亩,是一个集农业科研、品种选育、种苗培育、蔬菜生产销售及农民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2017年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基地”。蔬菜产业是长子县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2023年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产业引领作用。育苗作为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蔬菜生产综合效益的关键技术环节。“一方面是长子县做强农业现代化、做优蔬菜产业强县富民,给育苗产业带来提质增效的大好机会,另一方面是该县育苗产业的粗放现状:需求缺口大、用工量大、标准化程度低、秧苗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育苗甚至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和效益。我们‘蔬菜智能化育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依托山西农业大学东阳试验示范基地,通过5个课题设置,涵盖整个育苗产业链条十余项集约化标准化育苗技术,示范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建设起新型智能化高效示范基地,并通过培训产业工人和合作社的方式,大面积示范推广,高效辐射带动起1万亩以上蔬菜产业提质增效。”项目首席专家、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柴文臣副研究员介绍说。
      据介绍,该“特”“优”项目团队涉及园艺学院、植保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城乡建设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等多个单位,聚集了蔬菜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设施园艺工程、植保工程、食品加工与安全和农学等多个专业的50余名科研人员参与;项目设置了蔬菜育苗节本增效标准化技术集成示范、设施结构优化及智能化环境调控技术集成与示范、蔬菜苗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蔬菜育苗物联网平台及冷链贮运技术示范与推广、特色蔬菜(黄花菜)育苗技术示范5个课题;涵盖了穴盘育苗精量播种技术、蔬菜集约化育苗高效技术、精准化水肥管理技术、标准化育苗技术、蔬菜育苗设施智能化环境调控技术和蔬菜苗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节本省工技术、蔬菜秧苗冷链贮运技术和黄花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等十多项技术措施,建设了蔬菜智能化育苗工厂,延长幼苗贮运时间,构建起标准化的高效蔬菜育苗物联网平台。“通过物联网平台及冷链贮运技术的示范推广课题实施,课题组在2000平方米的育苗温室内建设了物联网平台,在手机上随时监控温室温度和环境,掌握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实现自动控制,减少人工用量;针对秧苗长时间运输过程中湿度大、通风不足、光线弱等问题,增加LED灯补光设备、温湿度调控装置和运输工具等办法,延长了幼苗贮运时间,提高了运输质量,提高了成活率,为最后一公里赢得了时间。”单项课题负责人、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阎世江副研究员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科研人员将46项荣获省科技进步奖成果、省级以上认定审定品种,与蔬菜育苗相关的专利技术、已制定和完成认定省级标准等多项核心科研成果应用在示范基地建设上,解决了粗放育苗产业过程中的众多疑难问题,实现了园区用工量减少20%以上,收入比之前同等条件下提升10%以上的预期目标,得到了合作实施企业和长子县多个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的肯定和认可。通过田间微课堂、示范观摩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培训公司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基地技术员等500余人,推动长子县全产业链蔬菜育苗产业增效提质,助推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该县乡村振兴贡献了科技智慧和力量。 张美丽宋

    赟锋

    为产学研用校地合作
    提供“软科学”的“硬支撑”

      据悉,从2020年起,山西农业大学瞄准我省特优农业产业发展的急难愁盼,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与地方政府合作精准发力,在全省挂牌创建了21个产业研究院,实施了百余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上千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2021年,我省太谷、临猗两县(区)获批创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临猗县积极探索科技要素集聚、主导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型、创新驱动引领的新机制新模式,以科技先行带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太谷区围绕生猪和蔬菜两大主导产业,探索形成了“优势统筹+路径共建+系统推进+机制保障”的共建模式,建立一中心、两平台,即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综合服务中心和生猪、蔬菜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校地合作全力推动地方将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助力我省乡村振兴贡献了“农大智慧”和“农大力量”。“为推进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山西农业大学探索形成了多种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彰显了‘以农为本、服务社会’的农大责任和担当,也为我省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校地合作是山西农大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化服务内容,为更好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有效沟通合作,打造政产学研用强势协同平台,实现政策、信息、技术、人才等高质量共享共用共建,今年我们针对校地合作的重要平台——产业研究院和科技示范先行县,专门设置软科学项目——校地合作支撑山西乡村振兴实践探索研究,希望为校地合作提供理论复制和经验总结‘硬支撑’,将校地合作从基础的共建推广阶段,强力托举到‘各具特色、体系高效、样板完美、精益求精’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将来校地合作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日前,山西农业大学社会服务部部长邢宝龙说。
      据介绍,“校地合作支撑山西乡村振兴实践探索研究”课题,是以经管院院长邵林生研究员为首席专家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实践探索研究”项目的子课题,该课题由经管学院李建军研究员负责。“根据项目服务书的内容,针对建设产业研究院运行情况和成效进行调研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经验模式,并在运行机制理论上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李建军介绍说。
      根据项目规划,在项目实施前期,李建军带领项目科研人员韩伟宏、任红燕、雷锦霞、石莎、张振宇等人,查阅文献、收集国内和省内校地合作基础研究资料,精心设计课题。随后深入山西农业大学与地方共建的21个初具规模、各具特色的产业研究院和太谷、临猗两个科技示范先行县进行深度调研,多次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和共建县分管县领导及主管部门召开座谈研讨会、深入基地查看项目实施情况等,对重点项目进行详细梳理和调研,选取对产业发展贡献力度大的产业研究院进行针对性调研,重点对实施地区产业状况进行调研,掌握产业研究院运行机制、组织管理模式和发展潜力、发展方向等,在此基础上组织省内有关专家进行研讨论证和评价,并形成研究报告和评价机制,探索校地合作发展模式和方向,对推进校地合作纵深化、规范化、科学化、可持续化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认真细致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针对曲沃果蔬产业研究院的战略定位、院长主观能动性、整合校内外人才资源优势能力、全产业链条示范引领效果、牵头申请3个博士工作站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情况、产业针对性和转化率、对企业带动情况、对菜农实际生产管理指导、有效衔接和培养本土人才能力等二十余项具体指数进行分析评估和综合效益评价。针对中阳木耳产业研究院、浑源黄芪产业研究院和大寨乡村振兴研究院等多个产业研究院,课题组同时也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分析。据悉,后期专家论证和专业调研报告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产业研究院院长及科技示范先行县两位科技副县长、项目科研团队对该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都非常高。“为进一步促进科研人员将科研与特优产业紧密结合,将科技成果在区域内高效转化为有效生产力或直接产业经济,全面做好政策解读项目对接,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共用,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形成产业生态,在产业发展方面彰显高效引领优势,拓展高质量校地合作,探索校地共建合作的最佳路径和方式,积蓄农大服务社会发展动能,为社会服务决策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邵林生说。

    张美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9-24期

    • 第2024-09-13期

    • 第2024-09-10期

    • 第2024-09-06期

    • 第2024-09-03期

    • 第2024-08-30期

    • 第2024-08-27期

    • 第2024-08-23期

    • 第2024-08-20期

    • 第2024-08-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