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盂县牛村镇“12341”工程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 9月24日,在盂县牛村镇南下庄村的盂县榕之春专业合作社大棚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食用菌种植大棚采摘平菇。该合作社董事长余建挺说:“我们生产的农产品很受市场欢迎,现在平菇供不应求,再过两个月西红柿、草莓和火龙果将相继上市。”
  榕之春专业合作社大棚种植基地是盂县牛村镇着力实施的“3个重点项目”的一部分,45座大棚主要种植平菇、榆黄菇、茶树菇,产品主要销往阳泉市、太原市等地。
  今年以来,盂县牛村镇以基层党建这个中心为牵引,以土地和产业为抓手,借助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实施抓好基层党建;推进乡村振兴“2项重点工作”;谋划推进种植、养殖、人居环境整治“3个重点项目”;着力办好“4件民生实事”和守牢安全发展“1个底线”的“12341”工程,培育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持续巩固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探索共同富裕之路。
  牛村镇围绕抓好基层党建这个中心采取“党委领导、政府搭台、市场拉动、政策扶持、村为主体、村民‘唱戏’”的总体思路,坚持党建引领,实施“领头雁”工程,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多举措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壮大镇域经济,逐渐描绘出了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在推进乡村振兴“2项重点工作”中,牛村镇守好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今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万亩以上,实施牛村、杏村、石窑峪等11村高标准农田3000余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353.38亩。此外,牛村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依托该镇独特的区位优势,立足“中国美丽乡村”王炭咀、后元吉村元吉老醋坊和生态采摘园等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特色民宿和乡村电商直播带货基地等,形成农文旅为一体的景村融合发展示范区。“千万工程”精品村后元吉投资1000万元改善生态环境工程预计年底完工。同时,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继续实施农村户厕改造2村300座(西山头、大岭),预计10月底完工,实现“一处美”到“一片美”。
  该镇全力谋划推进种植、养殖、人居环境整治“3个重点项目”。一是坚持“菜篮子”工程主攻方向,以后元吉村精品瓜果、温池村设施蔬菜、南下庄村的食用菌、教场村蓝莓等项目极打造设施蔬菜大棚。目前该镇建成设施蔬菜大棚173座,年产量达2100余吨。二是走好走实规模养殖路。今年重点发展杏村、小岩沟、西山头养羊和教场、石窑峪养牛项目,该项目完成后可为当地农民年收入增加200多万元,安排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三是践行“千万工程”好经验,重点开展教场、前元吉等4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项目,目前,工程已接近尾声。
  镇党委坚持办好“4件民生实事”。一是牛村镇集中供热一期建设项目涉及后元吉、牛家村、温池等靠近电厂的7个村庄及周边企业,供热面积49.55万平方米,可解决3170户9055人的供暖,已办理完成立项、初设、环评等手续,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二是在完善牛家村采煤沉陷区分房摇号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597.57万元,预计12月底完工。三是按照县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方向,对杏村、教场、杨家庄、东山等8个村2000余亩地质灾害遗留问题土地进行修复治理,总投资约900万元,预计12月完工。四是建制镇污水处理站,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营。
  该镇慎终如始守牢安全发展“1个底线”,切实扛稳耕地和矿产资源保护重大责任,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包保制”,紧盯私挖滥采、环保、安全生产、护林防火等底线工作。运用科技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全科网格员队伍与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网格化管理制度。同时,充分发挥无人机在护林防火、打击私挖滥采、环保等各项底线工作中的“空中天眼”作用,实现“网格员吹哨、无人机助力、执法队报到”的精准执法目标。 (梁贵斌 王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9-27期

  • 第2024-09-24期

  • 第2024-09-13期

  • 第2024-09-10期

  • 第2024-09-06期

  • 第2024-09-03期

  • 第2024-08-30期

  • 第2024-08-27期

  • 第2024-08-23期

  • 第2024-08-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