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长子县隆重举办“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巡礼暨新建市民公园开园活动,集中展示长子县“千万工程”和城市绿化工作丰硕成果,以实绩实效向新中国75华诞献礼。
22天前,9月8日在长治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推进会上,长子县作了交流发言,获得全市最高的差异性奖补资金。
为何长子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出圈、出彩?
长子县对“千万工程”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投资力度、推进速度、落实强度冠以全市。
“‘千万工程’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不仅改善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而且在医疗、教育、就业等公共领域,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作为长子县实施“千万工程”的见证者、经历者、受益者大堡头村民段有生深有感触地说。
上下同心 争创样板
长子县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锚定“在全市走在前作表率”奋斗目标,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进,高效落实,在丹朱大地掀起“千万工程”建设热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长子县组织全县干部深入学习掌握“千万工程”的科学思想与方法,举办“千万工程”专题讲座,参训人员上千人次;选派县乡村三级干部到浙江、江苏等地学习取经……与此同时,长子县邀请中国美术院进行全域规划、整体布局,构建了“廿村引领、百村提升、全域整治”总体思路,实现“一村一方案、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为全县实施“千万工程”经验提供了引领和遵循。
学有榜样、做有标尺、干有方向。长子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咬定青山不放松。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工作;县四套班子领导,采取提级包保方式,直接下沉包村,深入一线现场研究解决问题,确保堵点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解决;推进“千万工程”中形成了书记县长双挂帅,四套班子齐上手、党员干部沉一线、乡村两级主实施的齐抓共管局面。
实施“千万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真金白银,钱从何来?面对资金难题,长子县“四招”破解资金难题:统筹整合各类财政资金投向乡村振兴;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组建县农投公司投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乡村产业。拔掉“拦路虎”,打通“难堵点”,长子县开启了厚“底子”、美“面子”、强“里子”,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
创新模式 打造精品
烟雨空蒙,远山含黛,田园叠翠,民房成排。远远望去大堡头镇兴旺村像一幅江南水墨画。
走进兴旺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街道两侧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墙绘映入眼帘,与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巧妙融合,相映成趣。梨园驿站,游人们品茶聊天,尽享休闲慢生活;“梨”奇世界,孩子们开火车、坐滑车、钻地道……探寻着美幻的童真世界。
兴旺村是长子县“千万工程”推进乡村蝶变的缩影。
在“千万工程”学用工作中,长子县结合县域实际,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狠下功夫,探索出“六个一”工作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突出一个抓手,即实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推进;绘好一张蓝图,即编制重点村庄绿化一张蓝图;打造一个智库,即高标准引进一个智库规划团队。形成一种特色,即精细化制定一村一特色风貌;构建一个机制,即建立市场化产业运营机制;打出一套组合拳,即开展多个基层治理保障措施。
一组数据可以诠释长子县推进“千万工程”的力度。长子县以新型城镇化和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县为契机,自逼加压,主动作为,全面启动教育、医疗、环卫、公交、供气等15项城乡一体化工作,推开重点工程项目56个;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编制11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118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大力推进平原村庄绿化,持续推进增绿、护绿、兴绿、扩绿行动,共种植苗木130万株,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从产业定位、业态布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景观提升等多方面入手,高标准设计、全方位打造。共完成立面整治1300余处,绘制主题墙绘150余处,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
“千万工程”绘新景,和美乡村处处兴。长子县从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突破,继而拓展到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等领域。不断加快补齐水、电、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绿化美化、排污治污、产业布局等工作力度,一场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变革持续推进。
同贺村、西马村、大堡头村、东郭村……村村景不同,村村风韵浓。如今,一片天蓝地绿之间,一个个生活宜居、发展宜业、环境宜游的和美乡村跃然眼前。
夯基搭架 筑梦田园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
长子县在推进“千万工程”过程中,一手抓人居环境,一手抓产业发展。二者协同发展,一体推进。
丹朱镇同贺村立足城中村区位优势,投资300万元打造的乡村e镇服务中心,集产品展销、项目运营、电商直播于一体;投资2300万元建成的综合农贸市场,批发、零售、仓储齐全;投资200万元打造的丹朱夜市,小吃美食琳琅满目,夜市经济盘活,烟火气升腾;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现代设施农业大棚,以及车厘子采摘园,让农业展现簇新的活力。
大堡头镇兴旺村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运营模式,村委与山西大开大合文化旅游公司联合成立长治美学乡村文化旅游公司,采取整村运营、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兴旺梨园景区建设了儿童嘉年华、绳网部落、小火车、彩色沙滩等休闲娱乐项目,不断丰富梨园景区游乐内容。当前,兴旺村正在全力推进梨园景区二期建设,增加探秘地道、“梨”奇世界儿童主题乐园、梨园美食餐厅、临休民宿等板块,不断丰富景区内容、提升景区品质,着力打造集吃住玩游购娱为一体的特色乡村生态旅游景区。
宋村镇东郭村紧紧抓住长子县重振“中国青椒之乡”的政策红利,引导群众集中连片种植青尖椒,累计发展设施蔬菜1000亩、露地蔬菜800亩。投资1250万元建成全县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和保鲜冷库,形成集体经济完整稳健的产业链。充分利用长子县品牌建设机遇,重点打造“漳源”牌精品系列老陈醋和“诸事顺利”牌系列长子猪头肉,不断推动特色产业规范化、品牌化、职业化发展,擦亮长子特色劳务品牌。
……
以“千万工程”为引领,长子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不断构建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的现代经济体系,因地制宜,打造了特色产业示范园、民艺集市商贸区、乡土民俗美食街、农文旅融合综合体、乡土记忆循环产业链、水土相生文旅康养地……让各类经济形态在丹朱大地竞相迸发。特色产业、特色劳务、现代物流等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智慧农业、直播带货、数字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使长子人民多年的夙愿——自主择业、自由创业、家门口就业得以实现。
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抓落实。长子县委、县政府将全力打造“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全民康”的城乡发展新图景,集中力量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让生活在长子的人民更幸福、更骄傲、更自豪。
本报记者何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