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金建强)减抗、替抗是当前国内外养鸡产业的共同诉求。山西省现代农业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西农大动物医学学院教授陈书明、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兽医师韩向新联合省内外兽医科研专家以及兽药饲料企业,协同开展抗鸡源耐药性大肠杆菌新药研发,目前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畜禽养殖中,抗生素可有效治疗肠道炎症,还可以抗球虫、抗腹泻、促生长等,但其滥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产生超级细菌,还会造成动物源食品抗生素残留超标,对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人与动物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为此,我国先后出台《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和《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相关规定和政策,此举助推畜禽养殖行业对抗生素替代物的需求大幅增加。
鸡大肠杆菌病是规模化鸡场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养鸡业危害巨大,其病原菌对抗生素往往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因抗菌肽不易产生耐药性,故成为替抗研究的热点。
CATH-2属鸡源抗菌肽家族,但其抗菌活性不高。为增强其抗菌活性、安全性与稳定性,陈书明教授与韩向新高级兽医师设计了5条CATH-2衍生肽,简称为C21、C2-2、C2-3、C2-4与C25;利用有关在线工具分析预测了上述衍生肽的结构、理化特性及抗菌活性;通过体外试验筛选出抗菌活性、安全性与稳定性最好的C2-2。然后,用鸡源耐药性大肠杆菌人工感染21日龄雏鸡,建立鸡大肠杆菌病模型,对C2-2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效果进行了验证,并对其机制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C2-2抗菌活性强、毒性小、稳定性好。每只鸡注射100μgC2-2可以显著减轻病鸡的临床症状与心脏、肝脏和空肠组织病变,使病鸡死亡率下降40%;显著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心脏、肝脏和脾脏的载菌量,提高鸡抗氧化能力,改善鸡肠道菌群。
据介绍,这种抗鸡源耐药性大肠杆菌新药(CATH-2衍生肽)对耐药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副鸡嗜血杆菌等致病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且溶血率低、细胞毒性小、安全性高,对于热、酸、碱以及盐离子均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用作抗菌新兽药或新的替抗饲料添加剂。目前,该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审查通过后,已在其官方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