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记者随“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采访团来到介休市泰兴中药材合作社的柴胡种植基地,一眼望去,遍地的黄花花金灿灿的一片。作为晋中市五届人大代表,介休市泰兴中药材合作社负责人郝文婷告诉记者,她从事药材行业多年,如何让老百姓通过药材种植发家致富,这是她一直想做的事情。
履职期间,郝文婷不仅为群众发声、为百姓进言,更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2016年5月,郝文婷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采用粮药套种模式,成功在绵山镇大靳村试验性种植道地药材北柴胡40余亩,逐步带动绵山镇及周边龙凤、连福、洪山、张兰等村470余户进行合作种植,共计种植柴胡、黄芪、连翘等中药材2万余亩。
为打消种植户资金、销路、技术的顾虑,郝文婷始终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她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签订保底协议,坚持统一选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有效保障种植户的利益。同时为中药材种植户垫付种苗、肥料款,累计约40余万元,鼓励大户,帮扶小户。为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她组织开展中药材种植专业知识培训6次,常态化带领技术人员深入药材地,了解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详细记录,并逐步解决。为拓宽中药材销路,她积极争取并促成合作社加入全国最大线上中药材交易平台——中国药通网,截至目前,通过“线上销售”方式累计为种植户销售中药材2500余万元,并通过2023年全国中药材乡村振兴会议把介休市优质北柴胡推向全国市场,实现了线上交易与企业基地联动的良好局面。
郝文婷多年的辛苦付出,让当地老百姓实现了每亩平均净收入8000元-12000元,带动农户500余户,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多人,其中部分种植户如绵山镇大靳村牛光海、龙凤镇遐壁村郝晓俊、张兰镇史村穆清正等,实现年收益70万元-100万元。同时,促进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把单一的种植模式变为农、药并举,极大提升了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为百姓的收入打下坚实基础。
郝文婷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声音是千万人的诉求,自己的履职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为此,面对代表职务她心存敬畏,按时参加市、乡两级人代会,会上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审议、表决。并先后在晋中市人代会期间提出《关于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大政府对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闭会期间,她积极参加绵山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的各项走访、调研、视察等活动,并依托人大代表服务岗广泛联系群众,收集意见建议,掌握基层“第一手”资料,为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做好充足的准备。
作为人大代表,郝文婷始终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誓言铭记在心,始终怀揣一颗为群众谋幸福的赤子之心,扎实履行好代表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带动更多群众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拓宽思路、增收致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
本报记者史晶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