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进村道路窄,路面凹凸不平,车子开过去都会‘哐当’响。你再看看现在,道路宽阔整洁……”金秋时节,记者漫步在武乡县丰州镇魏家窑村,村民姚德元踩着脚下的沥青路向记者介绍说,土路、砖路、水泥路、油路,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地处城郊接合部的魏家窑村迎来了转机,就拿路来说,变化可真不小。
除了路之外,魏家窑村的“硬件”设施,整体上得到了“升级换代”。比方说村里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实现天然气管网、集中供暖全覆盖;完善全村排污管网建设,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完善高标准卫生厕所改造升级;健全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确保生活垃圾不落地……村民们由衷地发出“现在住农村比住县城都好”的赞叹。
15年前,魏家窑村还是个全村330户936人,贫困户就占了1/3,经济入不敷出的落后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姚庆水的带领下,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2019年,魏家窑村投资办起了集农耕采摘、体验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生态体验园,建成了滑雪场、彩虹滑道、网红桥、水上乐园、沙滩摩托车竞赛场、特色土窑洞等全年旅游项目。自2020年元旦试运行以来收益5.3万元,解决就业岗位50个,每月人均收入达1000元。除此之外,村里还发展种植了760亩核桃树和360亩油用牡丹,每亩可分别收入1500元至2000元不等,全年总产值可达170万元……
环境美了,产业旺了,农家乐也越来越红火。“以前在县城开饭店,投资大、租金高,一年下来落到手里也没多少。如今饭店开到村里,既能赚钱又不耽误料理家事、侍弄庄稼。”村民姚滨滨说,“日子眼见着一天比一天好,全靠村里发展旅游业。”
既要物质富足,更要精神富有。魏家窑村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用健康的乡村文化塑形铸魂,激发广大村民投身乡村振兴热潮。魏家窑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农家书屋、乡村记忆馆等资源,在节日节点开展移风易俗、崇德向善宣传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使德治自律深入人心。该村还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媳妇”等创评活动,为优秀高考学子、本科毕业生颁奖,通过树先进典型、立村规民约,以身边人、身边事等鲜活事例,营造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社会新风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魏家窑村将依托区位优势,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乡村治理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加快建设有温度、有特色、有亮点、参与性强且功能齐备的乡村旅游示范地,不断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将全村打造成为集游乡村风情、玩田园项目、住特色窑洞、感侍郎文化等于一体的乡村综合旅游示范村。
本报记者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