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三农人物榜

农心可鉴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李云龙的科研创新之路

  • 李云龙研究员(左二)带领团队成员开展杂粮功能成分的挖掘研究工作。

  •   在金色的田野间,他是一位耕耘者;在功能食品科学的殿堂中,他是一位探索者;在健康生活的道路上,他是一位引领者。他,就是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山西省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山西农民报乡村振兴专家团专家、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研究员李云龙。
      多年来,李云龙用双手播种希望,用智慧收获成果,用心灵传递健康。他不仅是燕麦荞麦产业的科研先锋,更是绿色健康生活的忠实守护者。在追求自然与绿色生活理念的今天,李云龙全心全意地投身于杂粮健康食品产业,用他平凡而伟大的科研实践,诠释着对健康生活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一路向农——从山里娃到农产品加工专家

      李云龙之所以选择了一条爱农、为农、助农的科研之路,都源于他年少时期生活环境的磨砺。
      李云龙出生在临汾市乡宁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母亲一年到头辛勤劳作,却依然收入微薄、生活贫困,除草、翻地、收麦、放牛等农活裹胁着李云龙的童年,唯有在校读书的时光才能为他带去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然而,残酷的现实总让李云龙在开心与伤感中频繁切换。开心的是,就算家里再困难,父母也要坚持供他上学;伤感的是,父母除了要卖掉新打的粮食,还要到处借钱,才能勉强凑够自己的学费。比起村里辍学的伙伴们,李云龙深知举全家之力供他上学的分量,深知想要改变命运只有勤奋读书一条路可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中毕业的李云龙以优异成绩考取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为村里当时唯一的大学生。正当全家人沉浸在“寒门出贵子”的喜悦中时,乡亲们却发出灵魂拷问:“娃,别人考上大学不是学工就是学商,你咋非要学个农哩,还嫌吃苦不够多吗?”
      “咱是山里娃,考大学不能只想着自己‘乌鸡变凤凰’,更应该通过所学知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为山西农业发展出份力!”李云龙微笑着认真答道。
      四年的大学时光,让这个始终怀有一颗“农心”的学子充满了求知欲。在信念的激励下,李云龙斗志昂扬,经过努力准备,本科毕业后他顺利考入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继续深造。
      “在沈阳农大,我有幸跟随马荣山教授学习,他是一位具有市场开拓思维的导师,他经常带着我深入企业实践,引导我要把课题研究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马教授常教导我,说科研要从实验室走进社会、走进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他的教导和我的志向非常契合,我很受启发,也很受鼓舞。”李云龙向记者介绍说。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李云龙的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是酿品。经过边学习边实践,他更能体会到粮食经过加工以后产生的增值效果,这也更坚定了他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初心。

    一腔热血——以科研转化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200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李云龙谢绝了沈阳几家不错的就业单位抛出的“橄榄枝”,毅然选择回到山西,进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工作。李云龙说:“在这里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研究工作,一方面我的专业和事业能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更能实现我为农增收的愿景。”
      他来到单位加入的是荞麦课题组,团队研究对象是荞麦,他一边努力工作融入团队,一边思考如何把自己专业和荞麦联系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钻研,他找到了途径,那就是酿造苦荞酒。通过潜心钻研,他研发的“抗氧化苦荞酒”于2010年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李云龙在苦荞酒领域的研究成果有目共睹,也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
      2015年,原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荞麦加工岗位专家陕方研究员退休,当时的农业部对岗位负责人进行调整,作为团队骨干的李云龙因在多年研究工作中的出色表现,通过单位推荐、体系执行专家组评议和农业部主管部门审核,被选聘为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荞麦食品加工岗位科学家。由于承担岗位工作业绩出色,2022年10月8日,又被农业农村部聘为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
      多年来,李云龙团队始终以“市场倒推产品革新-企业需求精准定位-技术推广有的放矢”模式,长期技术对接农产品加工企业,定点山西“三区”服务,带动加工企业技术革新,以点辐射区域,参与国家体系县域经济工作。先后为桂林西麦、河南优麦攻克新产品开发技术难点;在山西雁门清高和广灵荞宝建成苦荞米茶联产生产线,年产达3500吨;在山西晋西口推广杂粮主食加工技术(杂粮用量达80%以上),解决杂粮面筋低、加工性能及适口性差等瓶颈问题;在广灵壶泉酿酒厂推广抗氧化苦荞酒专利技术,使企业激发出新的市场潜能;在山西潞安集团瑞福莱醋业有限责任公司推广富含功能活性因子的萌动荞麦醋专利技术,建成年产1000吨的生产线。
      为科技赋能“建设北方黄酒主产区、打造北方黄酒酒都”战略,李云龙团队积极投身代县黄酒产业技术服务工作,牵头编制完成《代县黄酒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并先后三批次派团队成员参与代县科技特派团工作,优化提升当地企业的苦荞黄酒品质,研发甜糯玉米黄酒的生产技术,填补市场空白,为代县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科技动能。
      为落实好我省农业现代化十大产业集群培育规划,推进实施“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工程,李云龙团队从2022年5月开始在静乐县开展“杂粮产业化加工示范”项目,进驻企业攻坚突破传统食品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瓶颈,升级改造完成了年产900吨莜面栲栳栳、年产450吨莜面鱼鱼的生产线1条,且工业标准化生产的莜面栲栳栳已面向市场,企业也完成了杂粮传统食品(莜面栲栳栳、莜面鱼鱼、杂粮碗团)工业化创制的目标,提升了价值链,实现了杂粮产业增值增效。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李云龙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各地都把特色产业扶贫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无论在吕梁山区、太行腹地,还是在塞上绿洲、河东田园,到处都留下了李云龙团队科技扶贫的身影。
      其间,李云龙团队创建了自己的扶贫模式。该模式利用本岗位的新产品技术优势,一方面通过对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工艺提升、新产品开发,帮助贫困地区加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另一方面,通过对贫困户进行生产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同时,他们联合试验站进行生产技术培训,使贫困户掌握种植新技术,发放生产补贴降低原料基地生产成本,与企业签订收购合同保障原料买方市场。这样的扶贫模式助力农民脱贫致富,改变了单一靠技术培训或提供农资的扶贫方式,做到了“输血+造血”,使贫困户有了一技之长,实现了脱贫不返贫。
      李云龙团队的扶贫工作得到了许多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2020年12月,右玉县人民政府欣然向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发去了感谢信,表达了对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李云龙等岗站专家团队推动当地杂粮产业升级、助力农民增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有时代的召唤,有前辈的榜样,有职业的驱使,有人生的经历,与千千万万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一样,我和我的团队必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产业中、农民家,这才是我要坚守的初心和使命。”李云龙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一心科研——十年砥砺奋进成绩斐然

      在李云龙办公室有一个柜子,里面除整齐摆放着各类科研资料外,苦荞茶、苦荞米、苦荞饭、快熟杂豆、杂粮醋、杂粮酒、杂粮饼干、杂粮提取物等琳琅满目的杂粮系列产品,深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李云龙拿起一款“杂粮高纤面条”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团队针对糖代谢异常人群开发的一款低GI杂粮(燕麦、荞麦、苦荞、藜麦等)系列高纤挤压预熟化面条,杂粮含量达到98%以上,GI值小于55,总膳食纤维大于6%,同时在技术上我们解决了市场上同类产品食用前需长时间浸泡的难题,实现了可现食现煮,并且在太原市敦化坊社区和省农科院社区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干预试验,证明能改善糖尿病前期的糖脂代谢,有效阻止糖尿病的发生。”
      众所周知,杂粮深加工有三大难题:难做(不好加工)、难吃(口感欠佳)、难保存(保质期短)。虽然我省是小杂粮王国,但仍未从优质原料产地升级为产业发展高地。“只有坚持延链、补链、强链、扩链,培育或引进龙头企业,做好加工技术和设备应用,打造‘拳头’产品,才能让健康的杂粮食品走出山西,惠及更多消费者。”李云龙补充道。
      在工作过程中,针对荞麦加工中存在的专用品种缺失、深加工产品技术研发滞后、高价值化产品匮乏、加工专用装备适配性差等问题,李云龙团队审时度势,依托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荞麦加工岗位建设,聚焦“大、高、低”,以加工业为核心,围绕荞麦产业发展进行综合布局,谋求更好地解决制约我国荞麦加工的共性问题、瓶颈问题。
      “杂粮加工业要想实现‘大、高、低’任重而道远,也是我科研转化工作的毕生追求。”李云龙解释道,“‘大’是大众化,研究要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通过一些基础研究来扩大产品的发展规模、节能降耗、绿色发展等;‘高’是高附加值,必须依靠科技支撑,提高杂粮产品附加值,才能扭转我省杂粮产业低水平发展困境。而‘低’主要针对的是现代生活中的‘三高或五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和高体重)’问题,通过研发功能性食品,降低营养过剩带来的健康风险,让杂粮食品引领健康‘新食尚’。”
      李云龙筚路蓝缕一路走来,始终不变的是怀揣着再启山林的决心。他不忘初心,继承了前辈的科研作风和精神,纵使一苇杭之,也无法夺其到达理想彼岸的信念。采访结束,李云龙握着记者的手郑重地说:“我是农村出来的,我深知农业、农村、农民的分量,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宏伟目标,我将和团队一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透过他坚毅的目光,记者深信,李云龙和他的科研团队必将行稳致远。

    本报记者白慧磊 柳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19期

    • 第2024-11-15期

    • 第2024-11-12期

    • 第2024-11-08期

    • 第2024-11-05期

    • 第2024-11-01期

    • 第2024-10-29期

    • 第2024-10-25期

    • 第2024-10-22期

    • 第2024-10-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