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金建强)足量供给资源,强化开发应用,融合联动办学。近两年来,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省农广校”)紧扣中职教育和与高素质农民培育两条主线,通过创新资源建设和应用,搭建起了国内一流的“农广助农”大平台,加快提升全省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效有为有序服务乡村人才振兴。
作为全省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省农广校是一所没围墙的中职农民培训学校,主要负责成人教育和农民技术的培训等工作。打铁先需自身硬。教学资源开发建设是其做好服务的“前端”和“硬件”。
立足打造“平台+渠道”建设,不断提升体系“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供给。2024年度,省农广校门户网站全年采集建设视频、音频、图片、文档类数据资源0.2T以上。今年门户网站访问量达11.8万人次,阅读量7.4万人次。学校网站平台与公众号被列为山西支持高素质农民线上科普服务推荐平台。
今年,该校新聘任76名行业与产业体系专家加入学校资源建设开发;聚焦电商直播、农民手机应用、有机旱作农业等五个方面,制作完成了30期微视频课程,总时长240分钟;围绕重大科技成果推广,结合农时、农事,相继录制完成了50期《专家会客厅》音频节目,总时长1000分钟。《专家会客厅》音频节目和《微视频课程展播》视频节目同步更新于“山西农业农村发布”“山西农民网”“山西农广校”公众号平台与中央农广校“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群”,累计点击量超7.9万人次,粉丝量增加7万人以上,受到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农民学员广泛好评与兄弟省市农广校的高度关注。
探索思政课程建设与纸质教材建设,是该校开发教学资源的又一亮点。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和农民学员特点,该校进行了《农民素养与现代生活》《法律基础与农村法规》两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建设的探索。目前,课程标准建设完成,音视频组稿、课件录制、动画策划等工作均完成评审,并开始上线测试。在纸质教材建设上,该校与山西经济出版社联合开发出了《农业机械装备与技术》《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模式》两本活页式融媒体教材,在支持教师模块化教学与农民学员自习两方面凸显优势,作为2024年全国农业实用技术教材被中央农广校在全国宣传借鉴。
把农民教育培训与主流媒体平台进行融合,打造当前我省最前沿的农科宣推平台,该校还创造性地与山西农村广播合作,借助农村广播栏目及新媒体平台,以视频现场直播、短视频、融媒直播、人物专栏等形式,通过中短波双频覆盖,全方位展现农广校体系开展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优秀学员学以致用、示范引领效应以及农民丰富的文体活动等,助力培育“三农”人才,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