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价再次走跌后,市场一片哗然,当然哗的并不是下跌,而是担忧小麦价是否还能上涨。虽然说当前小麦价又跌了,但市场上出现了两个积极信号,似乎预示着小麦价又有了上涨的契机。什么信号呢?
一、小麦拍卖出现溢价
我们都知道,小麦拍卖一直被视为是洪水猛兽,尤其是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储备小麦一开拍,直接就把小麦行情给拍在了沙滩上。虽然到了下半年,拍卖接近尾声,但是在小麦市场供强需弱的格局下,拍卖则意味着陈粮小麦供应增加,也依然加重了小麦的供应压力。但是近日,有意思的是,小麦拍卖开始出现溢价,这令市场激动不已。比如,北京市竞价销售小麦1.3万吨,拍卖底价为2380元/吨,而成交价为2400~2410元/吨,溢价约20至30元,并且全部成交。拍卖虽然说是小麦市场的心头大患,但是拍卖出现溢价也意味着市场对于小麦的需求增强,这对小麦来说又是利好。
二、小麦进口量连续3个月下降
在小麦的供应压力中,其中有一环就是进口小麦。进口小麦一般分两个部分,一个是食用小麦,另一部分则是饲料小麦。但是自从小麦行情走弱以来,进口小麦的脚步明显放慢。海关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进口小麦数量仅为22万吨,连续3个月下降。
随着进口小麦的连续下降,以及拍卖的溢价,小麦市场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是不是预示着,小麦价要涨起来了呢?笔者认为,小麦的行情不一定糟,但是大涨难度不小。一方面,小麦拍卖溢价大概率是区域性问题,并不能推及整个小麦市场。
另一方面,尽管小麦进口量连续3个月下降,但是在上半年的时候,小麦进口量却是增加的。这就导致尽管现在进口速度放慢了,但是全年小麦的进口量仍然高于去年。
所以,小麦市场依然是一个供强需弱的局面。从后续来看,需求端发力的空间有限,小麦的上升空间是很明了的,不宜期望过高。
新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