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刘雨欣)12月6日,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水利厅按照省委、省政府治水兴水决策部署,持续推进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据了解,持续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是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创新局面的有力支撑。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治水兴水格局加速形成。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关于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山西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山西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推进实施了中部引黄、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等一批水网骨干工程,为高质量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四梁八柱”,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坚持四水四定,水资源管控严格有力。加快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省地表水耗水指标和地下水指标细化工作全面完成,水资源管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开展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水资源监管能力持续增强,2023年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20年累计下降8.5%以上。三是坚持系统治理,水生态修复成效显著。持续实施“七河”“五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将“一泓清水入黄河”作为水利工作的“一号任务”予以重点推进。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实现由减量降级向提质增效转变。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岩溶大泉保护,晋祠泉水位稳步回升。全面开展母亲河复苏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四是坚持统筹谋划,现代水网建设加速构建。省、市、县三级水网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大同市、长治市先后入选全国市级水网先导区。全省上下正按照上接国家水网、提速省级水网、下通市县水网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水网+”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水网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五是坚持人民至上,民生水利基础不断夯实。聚焦防洪保安、粮食安全、乡村振兴三大目标,全力实施以汾河流域为重点的全省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山洪沟治理等项目,谋划实施忻州神五岢、长治上党两处大型灌区,持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大力推进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
下一步,省水利厅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重大要求,按照山西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建设现代水网为牵引,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