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冬季行动”动员部署会召开后,襄汾县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推动“冬季行动”强势开局。12月22日,襄汾县委书记刘春林在“冬季行动”调度会上要求,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压实责任狠抓落实
襄汾县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对照市里确定的10项重点工作,积极对接指导帮扶组和市直牵头单位,研究确定“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自选重点任务,同步组建11个工作专班,构建起专项行动工作矩阵,并制定了任务和项目清单,做到了工作模块化、目标数据化、任务清单化,目前各项具体任务持续高效有序推进。
在安全生产及非煤矿山大排查大整治方面,该县全面推行“六制”“五个一”、有奖举报专线等行之有效、务实管用的制度办法,超常规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两断三清四严五查”工作法,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确保全县非煤矿山安全平稳。
项目建设聚焦打造现代化、时尚化、国际化园区目标,持续完善园区路网等配套设施,高质量建设标准地、现代化“标准厂房”“定制厂房”。“冬季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共完成278亩“标准地”储备数据整理,运达风电、诚荣装备等工业转型重点项目陆续投产,国林碳汇、明瑞负极材料等项目加快建设,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区域工厂项目签约成功,芯科联LED智慧路灯投产问世。
招商引资方面,秉承“三优六商”理念,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冬季行动”开展以来,成功签约上海领航国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固态电池(临汾)生产基地项目等项目。谋划储备2025年项目13个,对“三个一批”在库项目开展大起底。
擦亮人居环境名片
按照“河东老城保功能、河西新城提水平”的建设思路,襄汾县坚持“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稳步推进城市“双品质”建设,一批民生工程加速推进,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同时,加强城市管理,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执法力量380余人次,整治流动摊贩210余个,清理城市牛皮癣、卫生死角5000余处,县城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市容秩序井然有序。
“我们按照遗址公园挂牌细则要求认定挂牌任务共43大项,其中,硬件方面已完成9大项,软件方面完成28大项。12月18日,已向省文物局递交申报书和公园规划。”襄汾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后,他们高标准做好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验收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公园顺利挂牌。
乘借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热度,襄汾县还持续优化运营流程,打磨服务细节,提高运营能力。12月7日至19日,陶寺遗址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门票及经营收入26万余元。
与此同时,襄汾县积极推进“回家”服务品牌示范单位评选,尧京酒庄、丁陶风情街已完成创建示范单位资料编制、审核工作,正在组织上报;聚焦元旦、春节、元宵节等节假日,谋划了8项主题活动。
从严从实真抓实干
“‘冬季行动’开展以来,我们锤炼过硬作风,激发干部情怀、家乡情结,大力弘扬‘严、细、实’作风,带领全县上下团结拼搏、奋勇争先,广大干部实现由推着干到争着干、由少数积极到全体主动、由一般标准到精益求精的深刻转变。”襄汾县委副书记、县长杜斌说。
为了确保“冬季行动”稳步推进,襄汾县树立实干导向,成立督导检查组,定期深入各乡镇、各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对于摆平、比差、躺平的党员干部,果断采取组织处理、执纪问责等手段,倒逼责任末端落实。加强宣传引导,利用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报道行动进展、成果成效。
随着“冬季行动”深入开展,襄汾县还要求总结推广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好模式,切实形成全县上下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的工作格局。
本报记者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