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现代农业

农业保险里的新农业

  “民以食为天”——长久以来,农业保险在分散粮食、蔬菜、油料、牲畜等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保障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数字时代同行,近两年来,大同市保险行业协会引领全市涉农保险机构开拓科技助农路径实现完美蝶变,用“保险+科技+服务”编织起“三农安全网+灾害防护网+社会保障网”,让农民从“靠天吃饭”变“知天而作”,树立农险助力乡村振兴的品牌。

手机体验新时尚

  “刷抖音、看视频”是时尚,然而对于大同市农民来说,刷平安财险大同中支的一站式“三农”综合服务平台“爱农宝”App更是一种“新时尚”……
  “爱农宝”在提供5000+农技专家咨询,助力解决各类种植、养殖难题的基础上,还搭建起66类种养品种灾害预警策略模型,精准向农民推送灾害预警信息及防灾策略,提升农民抗风险认知能力。并且通过该App的“病虫害AI识别”服务,农民用手机拍照上传,即可识别诊断病虫害。
  与此同时,为帮助农民抢收救灾,“爱农宝”提供附近的抽水、抢收、烘干等应急救援服务商的联系服务,还提供快速理赔绿色通道,确保农民及时收到保险赔款、有序恢复生产。

无人机的新担当

  每年暑热时节,是自然灾害多发的时段,或是高温干旱、暴风骤雨,或是病虫害滋生,这已成为困扰农民多年的“心病”……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雪中送炭”,保险机构充分意识到“风险减量”即提前防范灾害的重要性。
  2023年6月至8月,中华保险大同中支了解到云州区峰峪乡孙家港村的黄花可能发生斑潜蝇灾害、杨庄村的玉米可能发生红蜘蛛灾害,创新性地在前期引入无人机精准测定所承保的存在受灾风险黄花、玉米面积的基础上,后期又继续利用无人机进行“高巧”+“安泰森”等农药喷洒,既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又确保了农药喷洒的均匀、准确,防灾减损金额超过200万元。
  此外,中煤保险大同中支推出的“基于遥感技术的马铃薯区域收入保险”,有效引进国内领先的无人机遥感测产技术,充分发挥其按需获取数据且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实现对承保区域内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高效、快捷、精准测定,有效避免传统测产采用人工区域调查方法,速度缓慢、工作量大、成本高昂,且很难及时、准确、大范围获取马铃薯的长势与产量信息等问题。
  “该保险针对不同耕作习惯、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地区产品进行‘一县一费率’的差异化、精细化设计,有效契合马铃薯产业的真实风险状况,实现保障范围从传统‘生产风险’向‘一切风险’跨越。”该保险公司总经理侯文亮如是说。

面部识别定身份

  “人脸识别”屡见不鲜,但“牛脸识别”却是新鲜事……以往,在对奶牛养殖保险、能繁母牛养殖保险、肉牛保险等承保前验标时,采用“打耳标+拍照片”的方式,对承保牛的唯一性进行判断,但耳标成本高且在打耳标过程中,由于牛不配合造成操作不便、危险性高,同时存在耳标容易掉落、标的牛难以区分等弊端。
  现在,平安财险大同中支使用数智化“牛脸识别”技术后,再也没有抓牛、绑牛配合验标的尴尬,以及被牛踢、被牛撞的风险。
  该保险公司农险经理赵鸳祥介绍:“我们只需站在几米开外,用手机对准牛的左、中、右脸部各拍三张照片,系统即可自动完成牛的脸部信息采集,之后拍一张牛的侧身照片,当出现‘识别完成’的提示后,就完成了对这头牛的验标,同时这头牛还拥有了专属‘身份’,并建立了唯一的保险承保标的档案信息库,接着办理承保手续……过去给几百头牛验标承保需要三四天时间,现在仅需三四个小时!”当养殖户申请保险理赔时,查勘人员再使用“牛脸识别”技术,对牛的“身份”进行快速识别核验,进而对出险的牛进行准确损失核定及赔付。
  无独有偶,国寿财险大同中支还推出“猪脸面部识别AI系统”,用于各种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导致死亡并造成损失的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和育肥猪养殖保险……
  通过对牲畜“面部识别”大大简化了承保验标和理赔审核流程,提升农户的获得感且成为农险成效的一块“试金石”。

莒芸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2-31期

  • 第2024-12-27期

  • 第2024-12-24期

  • 第2024-12-20期

  • 第2024-12-17期

  • 第2024-12-13期

  • 第2024-12-10期

  • 第2024-12-06期

  • 第2024-12-03期

  • 第2024-11-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