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亮点新闻

老军庄村:多方发力壮大集体经济

  开栏语:新年伊始,三晋大地万象更新。在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我省各地正乘势而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本报今日起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陆续刊发记者践行“四力”,深入基层一线的采访报道,展现我省“三农”战线蓬勃发展的新亮点、新成效、新风尚、新气象。敬请关注。

  1月15日,三九第八天,正是隆冬时节。记者走进长治市屯留区路村乡老军庄村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只见日光温室大棚一栋连着一栋,在冬日的阳光照射下蔚为壮观。
  记者走进其中一栋蔬菜大棚,一股温热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温暖明亮的大棚内,一株株彩椒秧蔓长得翠绿,一个个硕大的“五彩灯笼”挂满枝头。老军庄村党支部书记时长青告诉记者,这些彩椒从一个月前进入采摘期,随着春节的临近,进入销售高峰期,每斤可卖到5元钱。“因为技术成熟,管理到位,每亩可产两万斤左右。按照平均每斤3元计算,村民种一亩大棚可收入五六万元。”
  在大棚里种彩椒是老军庄近年来主推的一项富民产业。据了解,为有效推进特色蔬菜种植产业规模化发展,该村注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建设日光温室大棚44栋,形成“集体+个户+公司”经营、服务创收的经营发展模式,打造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所建大棚除了承包给村民个人经营外,村集体还经营了8座大棚,通过雇佣村里留守老人、剩余劳动力等方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收”。
  与此同时,该村围绕蔬菜产业,结合本村毗邻309国道区位优势,成立军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寿光市润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筹建蔬菜交易市场。截至目前,军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和7个村庄的集体或个人签订100余亩大棚种植订单,收购的辣椒运往山东进行加工,经过加工的辣椒将分品相销往周边国家及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吸引周边更多的村集体与农户前来加盟签约,逐渐实现辣椒种植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目前年吞吐蔬菜量可达400万公斤,交易额可达2000万元,可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
  老军庄村是屯留区的第一人口大村,全村1017户3182人,4624亩耕地。近年来,老军庄村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振兴为核心,以特色农牧业为抓手,围绕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全链条打造特色产业综合体,助力了产业升级,壮大集体经济。
  该村除了精心打造精品果蔬产业外,还以打响传统牛驴肉加工特色品牌为切入点,成立聚民畜禽养殖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40亩建设养殖专区,向养殖户出租,实行集约化管理,按每亩300元收取管理费,每年为集体带来4.2万元的收入。同样,为服务好传统牛驴肉加工户的产品销售,该村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为契机,建成特色产业一条街,在村内主干道建设600米特色产业街区,共投资150余万元,布设产业小屋42座,对村内牛、马、驴肉加工售卖实施规范化集中管理,以消费升级推动产业升级,同时可增加集体收入10万余元。
  据了解,2023年老军庄村集体经济收入96万元,2024年有望突破100万元。

本报记者米厚民 柴俊杰 何海亮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1-14期

  • 第2025-01-10期

  • 第2025-01-07期

  • 第2024-12-31期

  • 第2024-12-27期

  • 第2024-12-24期

  • 第2024-12-20期

  • 第2024-12-17期

  • 第2024-12-13期

  • 第2024-12-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