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凛冽的北风裹挟着塞北的豪迈,呼啸而过晋西北那片雄浑壮阔的黄土地时,神池的春节,恰似一幅徐徐铺展的绚丽民俗长卷,于岁月的殷切期盼中盛大启幕。它绝非仅是时间的更迭节点,更是这片土地文化与情感的华彩庆典,每一寸空气都氤氲着醇厚浓郁的年味,每一处细节皆诉说着古老而动人的故事,镌刻着神池人民祖祖辈辈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神池的春节,早在腊八便已悄然拉开序章。“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当第一缕粥香在清冷的空气中悠悠飘散,年的气息便如春日涟漪在大街小巷层层荡漾开来。家家户户精心熬煮腊八粥,红枣、红豆、高粱米,如今又加了薏仁、桂圆……各类食材在锅中欢快翻滚、交融汇聚,“咕嘟咕嘟”的声响是岁月的温柔浅唱,熬煮出的是生活的甜蜜馥郁与阖家团圆。孩子们簇拥在灶台边,眼巴巴地盯着锅里,嘴角不自觉地挂着馋意,小小的脸蛋被炉火映得红扑扑的,恰似天边的朝阳,满是纯真与期待。
过了腊八,年味愈发浓烈醇厚。
扫尘,是神池人迎接新年的庄重仪式,“尘”与“陈”谐音,人们挥动扫帚,用力清扫,将一年的尘埃与晦气统统驱赶出门,寓意着彻底告别旧岁,欣然迎接新的开始。全家老小齐上阵,糊窗纸、擦窗户、抹桌椅、扫庭院,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新生活的热切憧憬与深深祈愿。待窗明几净之时,金色的阳光毫无阻碍地倾洒屋内,照亮了焕然一新的家,更照亮了人们心底对未来的无限希望,满是朝气与蓬勃。
紧接着,便是热火朝天的年货采购。集市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叫卖声、欢笑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热闹非凡的市井交响乐。摊位上,琳琅满目的年货令人眼花缭乱:鲜艳的春联红得夺目耀眼,上面的吉祥话语力透纸背,承载着对来年的美好祈愿,每一笔都饱含着对生活的期许;五彩斑斓的年画栩栩如生,细腻描绘着神话传说与丰收盛景,宛如一幅幅鲜活流动的民间故事,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美好;还有那形态各异的剪纸,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每一刀刻痕都凝聚着民间艺人的非凡匠心,剪出的是生活的富足美满与安康和谐,展现着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人们穿梭其间,手中的篮子渐渐装满,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正如范成大笔下“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满心欢喜地筹备着新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日子如期而至。传说中,灶王爷这一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善恶。神池的百姓们满怀敬畏虔诚之心,精心准备好又甜又黏的糖瓜,恭恭敬敬地供奉在灶王爷像前。他们满心期许用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那升腾而起的袅袅香烟和爆竹连连声,带着质朴纯粹的心愿,悠悠飘向未知的天际,承载着神池人对生活的无限虔诚与美好期许,也为新年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温馨的迷人色彩,满是对生活的敬畏与向往。
除夕,无疑是神池春节的高潮巅峰。这一天,阖家团圆,无论游子漂泊何方,都会跨越千山万水,踏上归乡之路,奔赴这场与家人的温暖约定。“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但在神池,这样的遗憾总会被团圆的喜悦彻底取代。当夜幕缓缓降临,华灯初上,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飘出诱人的香气。
饺子,这一北方春节的标志性美食,在神池人的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温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擀面皮、调馅料、包饺子,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温馨而甜蜜。饺子形如元宝,包进的是美味佳肴,更是对幸福与好运的殷切期盼。有的饺子里还会包上硬币,吃到的人寓意着新的一年福气满满、财运亨通,孩子们更是吃得格外起劲,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满是童真与向往。
年夜饭,是一场味觉与情感的奢华盛宴。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黄米油炸糕色泽金黄灿烂,软糯香甜,寓意着“年年高”,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红烧鲤鱼肉质鲜嫩爽滑,鱼与“余”谐音,象征着年年有余,饱含着对富足生活的向往;还有那热气腾腾的炖羊肉,散发着浓郁醇厚的香气,是神池人对冬季温暖的独特诠释,满是家的味道与温暖。一家人举杯欢庆,碰杯声、祝福声交织在一起,诉说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畅想着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景,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饭后,长辈们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红包里装的不仅是钱,更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呵护与真挚祝福。孩子们接过红包,满心欢喜,小心翼翼地将这份新年祝福收好。随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时不时被精彩的节目逗得哈哈大笑,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满是家的温馨与欢乐。
守岁的时光里,人们或谈天说地,分享着生活的趣事与感悟;或玩着传统的纸牌游戏,欢声笑语中,时间悄然流逝,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期待着岁序更替的又一华章。
大年初一,新岁启封。神池大地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欢乐海洋之中。天刚蒙蒙亮,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便如破晓的激昂晨钟,宣告着新年的正式到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那噼里啪啦的声响,驱散了冬日的凛冽寒意,带来了新春的蓬勃盎然生机。人们身着新衣,走街串巷,互相拜年。见面时,一句简单真挚的“过年好!”,饱含着浓浓的乡情与温暖祝福,传递着真挚深厚的问候与关怀。
正月初五,神池有“送穷媳妇”的独特习俗。天刚刚亮起,主妇们就忙开了。过去,主妇们会在这天再次将屋子的里里外外、炕席底下的瓜子皮、花生皮等垃圾都收拾、清扫出去,现在当然有人还把破旧衣物一并断舍离,接着,男人们肩负“送穷”重任,拿起东西快步出门。到村外路口,他们把垃圾和旧衣物放好,点火焚烧。火焰升腾,浓烟滚滚,男人们口中念念有词,并响炮欢送,祈求新的一年远离贫困、生活顺遂。我家当时有一邻居,这一天送穷媳妇专门编了顺口溜:五穷五穷你快快走,向东去了东门口,出门就找某某某,向西再找谁谁谁……那句子韵脚都是押韵,还朗朗上口,逗得所有人捧腹大笑。
正月十五元宵节,将神池的春节氛围推向了又一个高潮。村里的广场上,热闹非凡,舞龙舞狮表演正在精彩上演。巨龙在舞者的手中上下翻腾,威风凛凛,尽显豪迈气势;狮子则活灵活现,时而跳跃,时而嬉戏,引得观众阵阵喝彩,掌声雷动。神池踢鼓子秧歌,是塞北黄土地上的民俗瑰宝。舞者扮相鲜明,武士英武、拉花婀娜。表演时,刚柔并济,节奏明快,舞步与鼓点契合,尽显神池人豪迈奔放的精神风貌。这一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宛如繁星洒落人间,美不胜收。硕大的广场里,流光溢彩,纷呈满目,有象征吉祥如意的莲花灯,高洁典雅,寓意着生活顺遂;有寓意五谷丰登的麦穗灯,朴实无华,饱含着对丰收的期盼;还有造型可爱的十二生肖灯,憨态可掬,充满童趣……每一盏灯都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夜幕降临,烟花盛放。一朵朵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如梦幻的花朵,照亮了整个神池的夜空,美轮美奂。孩子们兴奋地尖叫着,大人们也不禁被这美景所震撼,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定格这美好的瞬间。此时的神池,宛如一座不夜城,热闹非凡。
神池人还会在这一天吃元宵,软糯的元宵,包裹着甜蜜的馅料,寓意着团圆美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元宵,欣赏着窗外的烟花,享受着这温馨而美好的时刻,满是团圆的幸福与甜蜜。同一时间,神池的广场上热闹非凡,舞台便是绝对的焦点。台下观者如织,人头攒动,老老少少满怀期待,目光牢牢锁定舞台。作为正月里的重头戏,台上上演着非遗道情,或是晋剧、北路梆子。身着华丽戏服的演员们身姿绰约,举手投足间尽显功底。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都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沉浸在这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之中,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十五过后,开学的、开工的每年就又开启了新的征程。转眼间,春节的热闹氛围还未完全消散,正月的暖阳已然照亮了新的方向,学生们身着整洁的衣物,带着饱满的热情和全新的目标走进校园,上班族也带着新一年的憧憬,已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启新一轮的拼搏与奋进。在神池,春节的热闹并不因正月十五的结束而落幕。
正月二十,小添仓的日子翩然而至。这一天,天空常常会飘起雪花,纷纷扬扬的雪花如同天女撒下的祥瑞,轻柔地覆盖着大地。在神池人心中,这雪花是丰年的预兆,为新的一年带来希望的曙光。人们怀着对丰收的祈愿,举行简单而庄重的仪式,祈求仓廪充实,生活富足。
到了正月二十五老添仓,瑞雪往往再次如期降临,为这片黄土地盖上一层洁白的绒毯。神池的男女老少走出家门,在雪地里留下一串串欢快的脚印,用独特的方式庆祝这个传统节日。大家聚在一起,分享着生活的喜悦,交流着对未来的憧憬,整个神池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瑞雪不仅昭示着丰收,更凝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直至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神池的春节才缓缓落下帷幕。这一天,人们理发剃头,寓意着辞旧迎新,开启新一年的好兆头。街头巷尾弥漫着蓬勃的生机,仿佛在诉说着过去一整个春节的欢乐与圆满。
在神池春节的时光里,那些代代相传的习俗与禁忌,宛如岁月长河中闪耀的独特星辰,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对生活的敬畏。其中,“逢三不动针”的禁忌尤为特殊,为这喜庆的节日添上一抹神秘色彩。所谓“逢三不动针”,指的是正月的初三、十三、二十三这三个日子。在神池人的认知里,初三是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时,此时动针易破坏新年的祥和气场,打破生活的顺遂运势;十三处于新春进程之中,被视作安稳过渡的关键节点,动针恐惊扰家宅安宁;而二十三,不仅是传统祭灶日,更是新旧交替的微妙时刻,针具这类尖锐物品,被认为会扰乱家宅气场,影响全年的福气与财运。
在神池,除了这大忌的三日不缝衣服外,一般正月初一也有不做针线活的习俗。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希望以轻松、祥和的状态开启新的一年,认为做针线活可能会带来“麻烦”或“不顺利”等寓意,所以通常也会避免缝衣服。所以,在这几个特殊的日子里,家中的针线笸箩总是安静搁置,主妇们也不会拿起针线劳作,以庄重的态度守护这份传统禁忌,祈愿新的一年,生活顺遂无虞,福运满盈。
“民以食为天”,神池人过年,那是各种肉类荟萃。神池人自带黄土高原的豪迈,对吃喝的热爱可以用狂野来形容,周边人说起神池人的好吃,都是赞不绝口、自愧弗如的!逢年过节,家家厨房热闹非凡,猪肉、牛肉、羊肉变成各类美食。炸丸子是必备年味,猪肉丸子鲜嫩多汁,牛肉丸子嚼劲十足,鸡肉丸子醇厚鲜香。还有肥酣酣、红扑扑的烧猪肉,大烩菜、凉拌菜、炒菜摆满一桌,一家人围坐,甩开膀子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个个酣畅淋漓;大声说话,放声大笑,绕梁的余音回荡着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盼。
神池人爱酒如爱脚下这块土地,深沉而热烈。酒桌上没有虚套,酒杯盛满坦诚豪爽。亲朋好友相聚或劳作后,一杯酒就能驱散疲惫烦恼。酒酣时,大家扯着嗓子谈天说地,分享生活点滴,毫无保留。白酒、啤酒都受青睐,他们端起大杯一饮而尽,呼喊畅快,尽情释放生活激情,尽显狂野个性。
神池人过年,不仅仅是一场民俗的狂欢庆典,也是一次情感的温暖归巢,更是岁月沉淀下的文化瑰宝。它承载着神池人民的智慧结晶与深厚情感,传承着古老的传统与习俗,历经岁月洗礼,愈发熠熠生辉。在这片黄土地上,春节的故事年复一年,如同一首首永恒的动人乐章,奏响着生活的幸福旋律与希望之歌。
杨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