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新春走基层

急诊科里的“别样年味”

  除夕夜的太原城,灯笼高挂,爆竹声声,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而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的走廊里,脚步声、仪器声、家属的低语声交织成另一番“年景”。这里没有春晚的欢歌笑语,有的是一群白衣身影在灯光下默默奔忙,用坚守与温情托起生命的重量。
  蛇年正月初一清晨,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依旧忙碌。诊室里,医生们耐心询问病情;抢救室内,护士们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心肺复苏;输液区,患者和家属在医护人员的安抚下逐渐平静。尽管窗外鞭炮声声,但急诊科内却是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景象。
  高大夫的白衣口袋里还装着半块没吃完的巧克力,那是临出门时,女儿塞给她的。“刚咬一口就来了危重病人,再想起来已经是第二天交班了。”她笑着捋了捋额前的碎发,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她说:“家里人都理解我的工作,虽然不能陪他们过年,但看到患者平安出院,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春节期间,急诊科的工作量比平时更大。”急诊科刘主任介绍,由于春节期间饮食不规律、天气寒冷等因素,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和外伤患者明显增多。急诊单日接诊量达230例。为此,科室全员放弃休假,24小时轮班值守,抢救室里的监护仪、呼吸机不曾停歇。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在春节期间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就诊流程。通过智能分诊系统,患者到院后可以快速完成挂号、分诊和检查,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此外,急诊科还与院内多科室联动,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多学科联合救治。
  一位突发脑出血的中年男人,从CT检查到进入手术室仅用40分钟,“快一秒钟,就多一分希望。”参与抢救的医生这样说道。
  急诊大楼的玻璃门开开合合,这里的故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记录着时光如何从消毒水的气息中流过。当新年的晨曦再次洒进急诊科的大门,那些疲惫却坚定的身影依然在忙碌——他们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团圆”,让生命的春天从不因节日而暂停。

胡春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07期

  • 第2025-01-24期

  • 第2025-01-21期

  • 第2025-01-17期

  • 第2025-01-14期

  • 第2025-01-10期

  • 第2025-01-07期

  • 第2024-12-31期

  • 第2024-12-27期

  • 第2024-12-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