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金建强)2月12日,省水利厅召开深化水利改革新闻通气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聚焦年度重点水利改革任务精准发力,2024年我省一项水利综合改革任务和三项试点建设推进顺利,圆满完成年度既定任务。
“2024年,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工作,重点聚焦推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推动水权确权、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完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机制、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等6个方面重点突破,取得阶段性成果。”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张滇军介绍,围绕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水利综合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我省取得一批制度成果和一批阶段性成就。省级层面深化水利改革的制度框架持续优化和完善。省政府先后印发《山西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全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山西省海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山西省地下水管控指标方案》。此外,省水利厅出台《持续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有关措施》,联合太原市政府印发《晋祠泉复流实施方案》,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四水四定”2025年实施方案》,为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数据显示,2024年我省共开展水权交易391单,交易水量6455万立方米;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面积114.84万亩;太原等6市入选国家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我省是全国入选城市最多的4个省份之一,全省全年非常规水利用量达6亿立方米以上。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我省在“四水四定”方面,明确提出全省用水总量、地下水开采量、非常规水利用量等控制性指标,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逐渐发力。在水权确权方面,全省市级区域水权分配全部完成,用水权市场化交易逐步深化。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面,大中型灌区取水许可办理及骨干工程计量设施配套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在完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全省城镇再生水利用方面,严格落实《山西省地下水管控指标方案》,将非常规水源利用最低目标分解到各市。在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方面,积极谋划推介水利融资项目,与10家金融机构签署政银战略合作协议,常态化水利项目融资推介机制基本建立。
与此同时,2024年我省承担的三项水利改革试点年度任务也均已完成。其中两项为国家级试点,分别为芮城县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大同市国家级现代水网市级先导区建设;一项省级试点,为禹门口灌区、汾河灌区、夹马口灌区、册田灌区、汾西灌区5个灌区和祁县、平陆县、洪洞县3个县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
特别是在5个灌区和3个县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方面,试点地区均结合实际,细化出台了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等相关政策,建立了分类水价形成机制,完成了水价动态调整,按照省级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落实了年度奖补资金。
据悉,下一步我省水利系统还将聚焦重点任务、试点引领、调查重点研究以及强化宣传引导抓改革,为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和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