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甘薯提早栽插、薯苗上市时间提前,部分甘薯育苗户在2月中下旬开始利用日光温室提早进行种薯育苗和温棚以苗繁苗。为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低温冷(冻)害天气对甘薯育苗的影响,做好甘薯生产防灾减灾工作,可采取以下防寒保温措施:
一、密切关注天气
关注气象信息 温度管理是甘薯日光温室育苗的关键,一般25℃左右是薯苗适宜生长的温度,种薯较长时间在9℃以下容易遭受低温冷(冻)害。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掌握天气变化动态,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加强保温措施 在寒潮来临前,及时调节通风口大小和通风时长,夜晚加盖草苫、棉被等防寒物,保持苗床温度稳定。对育苗大棚等设施进行检查和加固,防止大风掀翻棚膜,损坏设施。可在苗床周围设置防风屏障,减少冷风直接侵袭。
二、培育健康薯苗
选用优质种薯 优先选择具有品种典型特征、薯皮颜色正常、薯块大小适中且无冷、冻、涝、伤和病虫害的健康脱毒种薯。排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5-10分钟,进行消毒灭菌,防止薯块带菌。
科学排放种薯 种薯采用平放,薯块间隔1-2cm,大薯排放深些,小薯排放浅些,做到上齐下不齐,有条件可采用高畦滴灌育苗技术,排薯后浇水等下渗后盖土2-3cm,可保证深浅一致和出苗整齐。
加强苗床监测 定期检查苗床,及时发现并剔除病毒病、黑斑病等病株,连同种薯一起拔除销毁,并对周围土壤进行杀菌处理。苗床内可悬挂诱蚜黄板,定期清洗、重涂,增强黏虫效果;安装杀虫灯,诱杀害虫。
合理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应选择在齐苗后晴好天气进行,采用高效、低度、广谱、低残留药剂,每10天左右喷施一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三、加强苗床管理
调控温湿度:种薯排放前,将床温提高到30℃左右;排种后使床温迅速上升到35℃,并保持3-4天,随后将温度降到32℃-35℃。齐苗后,逐渐通风降温,前期温度不低于30℃,一周后逐渐降至25℃左右。采苗前3-5天,晚上温度降至20℃左右炼苗,白天注意通风,保持相对湿度60%左右。若遇突然降温,及时覆盖保温,避免薯苗受冻。此外,要注意保持苗床湿度,排种后盖土前浇透水,采苗24小时后再浇水,遵循高温期水不缺、低温炼苗时水不多的原则。
喷施肥药提高抗性 叶面喷施硫酸钾或磷酸二氢钾溶液,并结合氨基酸叶面肥等,可以有效提高薯苗的抗低温能力。薯苗受冷(冻)害后,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复配螯合氨基酸或芸苔素内酯等,减轻和缓解冷(冻)害带来的损伤,促进受害植株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四、适时科学采苗
把握采苗时机 当苗床内50%以上薯苗高度达到20-25厘米、8片叶以上时,及时采苗。优先剪取叶色分枝正常、茎粗叶壮的发达薯苗。
科学高剪采苗 采苗时采取高剪方法,基部留2-3节,减少病虫害传播,利于薯苗恢复生长。采苗后及时浇水施肥,一般每平方米追施尿素30-50克,或喷施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并将大棚温度保持在32℃左右,高温催苗,促使薯苗快速生长,为再次采苗做好准备。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运城综合试验站、山西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