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亮点新闻

我省在19个主产县开展核桃红枣提质增效试点

  本报讯 3月19日,省林草局下发《关于开展核桃红枣提质增效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省19个主产县(市、区)开展提质增效措施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我省核桃红枣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此次核桃红枣提质增效试点工作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建设核桃红枣提质增效示范园,核桃采取降冠疏密、品种改良,红枣采取矮化密植、防裂、选优品种应用,经过3-5年土肥水管理和整形修剪等综合措施,恢复树势,实现稳产、提效的总体目标,品种化核桃亩产量达到200公斤以上,红枣亩产量达到400公斤以上,亩收益均达2400元以上,助力区域林农稳产稳收,成为区域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核桃提质增效示范园的建设地点在榆次、灵石、左权、黎城、汾阳、孝义、临县、兴县、古县、垣曲等10个试点县(市、区)。红枣提质增效示范园的建设地点在保德、榆次、太谷、临县、柳林、石楼、兴县、永和、临猗、永济、芮城、稷山等12个试点县(市、区)。
  开展核桃、红枣提质增效试点工作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省林草局要求,各林草主管部门要聚焦提质、增产、增收、增效目标,统筹协调提早落实地块、资金、灌溉设施等相关生产要素。同时,成立省、市、县三级产业技术服务专家团队,发挥好林草科技“揭榜挂帅”项目引领作用和乡土专家“以一带十”帮扶作用,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
  据了解,目前我省干果面积1807.73万亩,产量237.46万吨。其中,核桃面积628.93万亩、全国排名第四,产量29.96万吨、全国排第六;红枣面积261.93万亩、全国排名第二,产量98.89万吨、全国排第二。 (本报记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21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07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2-28期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1期

  • 第2025-02-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