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上古时代,娄烦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但在娄烦的东山山脉上住着人类的祖先,一个名叫伏羲(男儿身),住在现在的东山生态园的后山,叫作羲王山;一个名叫女娲(女儿身),住在现在的庙湾乡东洼山的女娲洞。由于伏羲与女娲是恐龙的后代,他们龙身人首,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他(她)们两个经常活动在附近的大海里与山头上,各自为政。
那个时候,除了在大山、大海住着的、活动着的伏羲与女娲,天地间再没有其他人。伏羲与女娲住得不算太远,但他(她)们吼叫的声音,吸引了彼此。一来二去,你来我往,慢慢地他们就走在了一起。他们有时住在女娲洞,也就是现在的东洼山,有时住在伏羲山,也就是现在东山的羲王山。天长日久,他们在相互照顾的过程中,擦出了爱的火花。后来,他们在天意的指引下,结合在了一块,成了咱们现在人口中的夫妻。
后来,女娲怀孕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分娩的那天,女娲竟然一下子生了几百个小娃娃,有男有女。女娲与伏羲养育着孩子们,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五谷杂粮,他们吃的是山桃野杏,山狍野鹿,饮的是山间泉水,靠着这些野果野味,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不知不觉孩子们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女娲就给他们配对,让他们结伴。由于他们长得太像了,相互也辨认不出对方来,女娲与伏羲就给他们规定:母亲负责管理养育自己生下来的孩子,而所有男性则负责狩猎捕食。这大概就是我们历史书上所说的母系氏族社会吧。
人越来越多,野果野味越来越不够吃,吃什么呀?伏羲就观察自然界的植物,觉得有些植物可以种植,并且可以吃,伏羲带着他的儿孙们开始大面积种植粮食,并把粮食分了类,也就是后来的五谷杂粮。留下的种子,来年再种。伏羲发明了种庄稼,满足了人们吃的需求。
那个时候,娄烦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大海里出现了一只叫大鳌的生物,能力负三山,经常游出水面,寻找食物,常常把伏羲与女娲的子孙们掠去吃掉。眼见着孩子们失去生命,心痛的女娲心生一计,为何不把大鳌的四条腿折断?没有了腿,它必死无疑。有一天,大鳌在水中游,又要准备吃人,女娲也悄悄地钻入水里,钻到大鳌身子下面,把大鳌的四条腿就给折断了,从此,大鳌没了腿,没了力量,寻找不到食物,也就慢慢死去了。
大鳌死后,女娲心想,大鳌之所以有力量,凭借的是四条腿,回想起大鳌的样子,聪慧的女娲立刻照着大鳌的模样修建了一处容身之所,也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房子。
伏羲发明了种庄稼,女娲发明了盖房子,后来人类就有了吃的粮食、住的房子,一直延续到现在……
伏羲和女娲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也是我们华夏民族伟大的父亲与母亲。这便是代代相传的龙的传人的故事。
讲述者郭开成
搜集整理郝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