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市组织部门有力指导下,永和县以优化村级规划、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基层保障为抓手,从“撤并瘦身”到“党建联建”,从“按岗定薪”到“以绩取酬”,积极探索山区小县“空心村”“薄弱村”治理新路径,着力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等突出问题,有效整合和科学配置农村组织资源,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整体效能。
撤并“空心村”,资源整合释放发展活力
春分时节,永和县坡头乡岔口村的高粱地里一片繁忙。村民李交平说:“去年村里统一规划种高粱,还建了烘干厂,每亩增收500多元,大家的干劲更大了!”岔口村的生机勃勃,得益于永和县探索推行的“空心村”“薄弱村”治理模式。
“以前村里就几十户人,干部多、经费散,想干点产业都难。”岔口村原党总支书记张乐说,“自从岔口村与孙家庄村合并,整合土地、资金后,村里一口气建起3000亩高粱种植基地和一座粮食烘干厂,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1000元,真是抱团抱出了金饭碗!”
像岔口村这样焕发新机的案例在永和县并非个例。该县地广山多人少,全县30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距离远,且有五分之三的村常住人口在200人以下,是全省典型偏远山区小县。
为整合资源释放发展活力,该县根据村庄人口规模、立地条件、资源禀赋,按照“总体稳定、适当裁减”原则,对200人以下的行政村,按照村“两委”职数3名的标准精简干部;对常住人口200人以上的行政村,按照村“两委”干部职数4名的标准精简干部。
近年来,永和累计撤并14个行政村。撤并前,79个行政村有村“两委”干部477人,村均6.7人。撤并后,64个行政村有村“两委”干部350人,村均5.5人。永和县委组织部部长黄旭说:“下一步,永和县还将继续综合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工作事务等多方面因素,进一步通过随村撤销、合并建强、组织联建等措施,实现减干增效。”
优化调整后,该县工作力量、经费保障将向人口大村、任务较重的村倾斜,干部待遇报酬进一步提高,有效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特别是通过产业统一规划、资源统一利用、项目统一实施,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跨村“手拉手”,产业抱团破解发展瓶颈
“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我们8个村成立苹果产业联村党委,统一技术、品牌和销售,去年销售额涨了四成!”乾坤湾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彭指着连片果园介绍。这一变化源于永和县“跨村联建”模式的推行。
针对小村弱村资源分散问题,永和县突出“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创新“中心辐射、强弱结合、产业趋同”三类联建模式,确定“龙头村”“中心村”,与产业相似的小村、弱村、穷村联合组建党组织,推动资源共享、整体联动、抱团发展。
通过“强弱结合类”联建,由“强村”索驼村与“弱村”任家庄村成立联合党组织,前者输出电商经验,后者提供种植基地,带动任家庄村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
乾坤湾乡依托东征村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和乾坤湾村、奇奇里村、阴德河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党建共抓、产业共育、党群共富”的思路,成立旅游产业联村党委,统一规划黄河乾坤湾景区周边民宿、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望海寺乡结合支部建强难、“头雁”选优难、产业提升慢的现状,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联合9个村成立养羊产业联村党委,变“小支部单打独斗”为“大党委聚力出拳”,联建组织、联兴产业。
目前,全县已组建养羊、苹果、旅游等3个产业联村党委,覆盖21个行政村,实现“资源盘活、优势互补、收益共享”。
做好“必答题”,村干部从“守摊子”到“闯路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干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但是在山区小县,存在着村干部干事不主动、带富能力不强、担当作为不足等现象,如何培优育强村干部队伍,是答好乡村振兴的“必答题”。要改变这些现状,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是关键。
据了解,该县建立采用“基本报酬+绩效报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三维薪酬体系,差异化兑现村干部报酬,绩效考核“动真格”,年度考评“优秀”的绩效上浮50%,“不合格”的“一票归零”,有效破除“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粗放管理模式。
该县同步完善保障机制,在省、市、县三级原有财政资金投入不变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增投64万元用于村干部待遇,并为34名星级村党组织书记发放补贴。同时,建立村干部收入与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挂钩机制,在当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中,经营性收益达到5万元以上,且与上年度经营收益相比增量达到1万元以上的村,允许从新增经营性净收益增量中拿出20%用于奖励,激励村干部带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楼山乡南楼村党支部书记冯勇说:“现在每笔资金都要公示,还有大学生驻村监督,大伙儿心里更踏实了。”严管与厚爱结合下,近两年村干部主动领办产业项目47个,带动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2400万元。
为充分体现干部“能上能下”原则,该县对年龄偏大、能力不足的干部劝退“让贤”,对能干事但经验不足的调整到合适岗位,同时提高留任干部待遇。桑壁村原会计程爱平主动退居二线,把位置让给到村工作大学生马良野。“年轻人会用电商卖咱们的产品,咱得支持!”老程的话道出许多村民心声。
村干部纷纷表示,“过去,由于待遇不高、好坏同酬、出路较少,我们也存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而现在,有付出就有回报,干得多就挣得多,打心底感觉干得更有动力了。”
“要在待遇上体现差异、拉开档次,让‘干好有甜头、上进有盼头、落后有棒头’,从‘催着干’转变为‘主动干’,才能更好地调动村干部真抓实干的积极性。”组织部负责农村党建分管副部长陈刚刚说道。
永和县委组织部部长黄旭表示:“让资源活起来、组织强起来、干部动起来,乡村振兴就能真正落地生根!未来,永和县将继续深化村级治理改革,为黄土地上的‘山乡巨变’书写新篇章。”
闫红星 秦雨禾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