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芮城:莲鱼立体种养 打造绿色高效模式

  本报讯 3月24日,在芮城县古魏镇夭头村黄河岸边的滩地里,一车车鲜鱼活蹦乱跳,鲜活肥美;一袋袋莲菜圆润喜人,整装待发。山西瑞星丰禾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梁高虎和客商亲切交流,笑语飞扬,脸上充满丰收的喜悦。该公司在省农业农村厅水产技术推广站及相关农业专家的指导支持下,发展莲鱼立体种养喜获成功。该模式既节约了土地和水资源,又发展了绿色安全食品,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一举多得,闯出增收新路。
  梁高虎是河南省南阳市人。2015年,他携全家一起来到芮城创业,利用黄河滩涂具有得天独厚的莲藕生产发展条件,采取“公司+基地+销售”的形式,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莲藕。通过几年时间的发展,生产规模从500亩递增到现在的2000多亩,成为运城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
  近年来,在省农业农村厅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各级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梁高虎发展莲鱼立体种养,在莲池里投放符合混养技术标准的鱼苗,科学管理,精心劳作,购置了两台无人机和多辆农业机械,整修了道路,采用智慧农业技术,科学管理,对池塘里的水温,鱼群的动向,莲鱼的生长及时检测,精心呵护。试验表明莲鱼混养利用生物群落共生原理、系统内组分之间相互协调和促进及物质循环利用原理,通过产品多样化来维持系统生产力和分散经济风险的生产模式。藕田养鱼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水田中的杂草、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昆虫、细菌团等被鱼摄食,把行将损失的物质充分地利用起来。同时,鱼类的粪便等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盐,可以作为莲藕的肥料;鱼呼出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莲藕进行光合作用的碳源;鱼群的摄食和活动,还可以疏松土壤,打破土壤表面胶泥层的封固,从而有利于莲藕的生长。由于藕田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及相互关系发生了调整,物质循环在途径和分量上随之变化,使能量和营养物质向莲藕和鱼等水产品的方向流动,从而使藕田的产出能力提高。
  据了解,立体种养模式不仅能使每亩利润提高1000元,还能减少农业用水,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水体污染,化肥和农药使用成本每亩减少约100元,保障了农产品食品安全、减少作物病害、减轻养殖池塘中的富营养化程度及增加农村就业人口等,成为发展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该公司被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命名为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张学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28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1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07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2-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