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掌村农家书屋
长治市上党区东掌村
东掌村农家书屋是儿童学习成长的充电站,是村民发展进步的加油站,是老年人的精神家园。一场场文化活动,一堂堂生动演讲,潜移默化中村民文化素质得到提升,邻里和睦相处,村庄繁荣稳定。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长治市上党区东掌村,探访这座藏在太行山深处的“最美农家书屋”。位于村东青瓦灰墙、古色古香的大众书画院(农家书屋)内传出读书声,村委妇联主席宋俊鹏正领着村民学习,讨论声时不时穿过围墙,在整个山村回响。
“为培养村民‘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我们村成立了‘书香·九院’读书会,每周三晚开展读书活动,累计已开展100余次。”宋俊鹏说,以农家书屋为载体,依托文明实践大讲堂,开展各类读书文化活动,东掌村农家书屋影响力不断加强。
在这里,知识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东掌村委主办“书香九院·雅韵东掌”诗歌朗诵会;南宋镇妇联举办“学会普通话、助力乡村美、做乡村新女性”活动;长治市书法协会开展送春联书法教学活动;长治市友谊小学举办爱国主题教育活动……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在此轮番上演。
“我们东掌村农家书屋被国家授予‘最美农家书屋’,现有藏书3500余册,报刊300余种,图书涵盖政治、经济、科技各方面。除上级配送的书籍外,村里年均购买图书150余册。”农家书屋管理员段艳自豪地对记者说。
贴近生活、方便百姓,在图书购置管理上,东掌农家书屋实行村民点单,书馆备单服务。
翻开农家书屋留言簿,记者看到村民李金保的留言,建议购置一些种植、养殖类等实用书籍。
群众有期待,馆方有回应。图书馆很快购置了一批《果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农科类书籍,充实农家书屋。
果农李金保像找到宝藏一样,每天泡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地学习剪枝、施肥技术,将书本知识化作实践:何时疏果、怎样配比肥料、如何预防病害……渐渐地,自己承包的10亩果园重现生机,结出的果子个大味甜,成了市场的“抢手货”。
尝到甜头的李金保成了书屋常客,从农业科技到政策法规,他的知识版图不断扩展。村民们都称他“土专家”——谁家果树生了病,他来把脉;邻里有了矛盾,他来讲理。
传播知识、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农家书屋的功能作用日益显现。
如今的东掌书屋,早已超越阅读空间的意义。它是农技培训站,是留守儿童的知识乐园,更是村民们的精神家园。当暮色笼罩梯田,书屋的灯光温暖如豆。这方百平天地里,翻动的书页正奏响乡村振兴的乐章,跳动着新时代山村的文化脉搏。
本报记者何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