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心声

勤阅读助我走上致富路

  •   

    孙少丽

      翼城县南唐乡樊店村村民。自幼酷爱种植业,在书中学技术寻方法,种植蔬菜年收入达到500万元。

      我叫孙少丽,今年45岁,出生于翼城县南唐乡樊店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自小我就对种植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就开始订阅农业类报刊,学习种养知识,现在的我是翼城县惠民乾乐生态园公司负责人。
      在我的家里有着许许多多农业方面的杂志,譬如《科学施肥和土壤改良》《有机蔬菜反季节栽培技术》《植物营养学》《农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大棚蔬菜栽培技术问答》等等,有空的时候,我常常翻阅,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但凡有农业方面的电视节目,我也都会认真看、认真学,从多方面去获得一些经验技术。
      我的公司位于本村,现有13座暖棚、5座冷棚,露天蔬菜25亩,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西葫芦、茄子等各种蔬菜,每年收入大概530余万元,我们种植的蔬菜均达绿色无公害标准,得到了翼城县广大群众的认可,发展前景良好,供不应求,销售渠道稳定,主要销往侯马、翼城等地。
      蔬菜种得好,学习很重要。我的生态园从搭棚、育苗到起垄、定植、灌水施肥、防虫防疫的每个环节,都讲科技用科技,是坚持阅读让我走上了致富路。生态园里种植的蔬菜都是用沼液配水比例灌溉,不用任何化肥,基本不打农药,长出的蔬菜是纯“绿色产品”。我还在暖棚里挂上了粘虫板,安装了杀虫灯,冬季还用上了加温灯。在一些关键环节,我都是按照特色种养书籍里面的要求严格实施,有了这些高科技保驾护航,咱就不愁种不出好菜。
      我家每月大概请20多个工人,再加上我和我爱人,才能把这100多亩地打整过来。蔬菜都是压茬种,一年四季,地都不会闲着,所以常年需要人手,这也给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在我家菜地干活的工人每月可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一年下来收入也比较可观。
      高科技育苗、高科技栽植管理技术和高科技设备是我走上种菜致富路的“三大法宝”。今年草莓和各种蔬菜成熟时,消费者早早就等在了县城的销售地点。有高科技支撑,有好政策护航,让我对种植蔬菜发家致富充满了信心。下一步,我将投资养殖业,蹚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路子。

    宋榜娟整理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11期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28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1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