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科技专题

本期主题:田旱说旱

  •   编者按 眼下,正值春耕春种的关键时刻。今春山西降雨偏少,从南到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为科学指导抗旱和春播工作,日前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社会服务部组织一线科研人员对晋南、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旱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玉米、小麦、高粱等作物应对旱情的技术措施,供各级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参考。

    不被“卡脖” 玉米适时这么种

      清明已过,气温回升,我省各地陆续进入春播阶段。春旱之际,为使我省农作物尤其是玉米能适时播种、保苗壮苗,从技术角度提几点建议:

    1、适墒播种

      土壤含水量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玉米发芽,因此要在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内播种,判断是否适墒的简单办法就是用手抓能成形,落地能散开,不成形说明太干,散不开说明太湿。

    2、抢墒播种

      根据气象预报,未来十天我省降雨很少,当前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播种,要抓紧时间抢种,播种越早越有利于出苗,来不及抢种的要先浅旋保墒(一定是浅旋,在保证旋耕质量的前提下越浅越好)。墒情太差不能播种的建议做好准备,等雨趁墒播种。山西大部分玉米种植区在5月5日(立夏前后)以前都可以播种。当然,如果条件允许,通过春浇、坐水种等方法也可以适时播种。

    3、探墒播种

      春季土壤耕层一般越往下延伸土壤含水量越大,适当调整播种深度,将玉米种在适合发芽的土壤中有利于抗旱春播。但播种也不能太深,一方面消耗动力太大,另一方面会造成覆土太厚影响出苗,一般建议不超过正常播深的2倍。同时要特别注意覆土厚度,种子上部覆土厚度一般不超过5cm,在播种时要调整好播种机覆土盘,以免覆土太多影响出苗。

    4、播后镇压

      播种后要对播种带进行镇压。通过镇压,一方面可以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种子快速吸胀出苗及出苗后根系的下扎,另一方面镇压可打通土壤毛细管,起到提墒的效果。

    5、覆盖保墒

      春季风大,且地表温度高,土壤失墒严重,地表覆盖尤其是地膜覆盖能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在苗期的利用效率,实现苗全苗壮。

    6、沃土保墒

      增施有机肥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显著提高土壤的疏松程度,从而大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也是非常有效的保墒措施。

    7、顶凌耙耱

      春季土壤未完全解冻时对土壤进行浅旋。这项技术不仅能有效降低土壤水分蒸发,还可使土壤水分在旋耕层上移,提高播种层土壤含水量,实现作物按时播种。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土壤未完全解冻前作业。我们在原平用托普土壤水分速测仪对顶凌耙耱后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定,顶凌耙耱土壤10cm土壤含水量为19.0%,基本可以播种,未旋地10cm土壤含水量为12.2%,不适宜播种。

    8、秋耕春种

      在秋季作物收获后,结合秸秆还田、深耕(或深松)、秋施底肥等作业,进行秋季旋耕,达到播种状态,春季土壤水分、温度达到播种条件时直接播种。这种模式适用于雨养旱地,可以有效集纳冬春季的降水,减少水分蒸发,达到蓄水保墒的效果。

      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张中东 郭正宇

    开始孕穗 旱地小麦怎么管

      近期山西一直无有效降雨,当前旱地麦田进入孕穗期,旱象已显并有持续发展的势头,回茬麦田旱情更重。建议当前应做好以下管理:
      1.有灌溉条件的尽快采用补灌,有条件的采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高效利用水资源。
      2.所有旱地麦田应采取叶面喷施应急抗旱措施,喷防用药配方推荐使用:黄腐酸水溶肥+少量尿素+磷酸二氢钾+阿维菌素+SA诱抗剂以及含氨基酸的水溶肥+磷酸二氢钾+阿维菌素等复配营养剂和调节剂。
      3.天旱往往伴随红蜘蛛和蚜虫发生较重,红蜘蛛: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达200头时,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降低田间虫量。当蚜量达到百株200头时,应选用啶虫脒、噻虫胺、高效氯氰菊酯、抗蚜威等药剂及时开展防治。
      4.分类管理减少无效耗水。壮苗田块:减少氮肥追施,避免旺长增加耗水。弱苗田块:结合灌溉每亩补施5-8kg尿素,促进小穗分化。绝收风险地:考虑改种短生育期作物(如荞麦、绿豆),降低损失。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郑军

    春播在即 种好高粱注意啥

      当前,山西高粱春播即将大面积开始,为缓解旱情对春播的不利影响,特提出以下抗旱技术措施:

    一、抗旱整地保墒技术

      整地以抗旱保墒为前提,墒情不好的地块尽可能做到少动土或不动土,对秋翻深松的地块,早春及时旋耕,耕后耙耢保墒尤为重要。提倡开展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施肥复式作业,可应用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一免五增”有机旱作集成技术,利用旋播一体机进行田间播种施肥。

    二、选用优质抗旱品种

      参考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山西省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选择通过国家登记的熟期适宜、高产稳产、抗旱广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高粱品种。早熟区可选择晋早5577等品种,中晚熟区可选择晋杂22号、晋糯3号等。播种前做好种子包衣,杜绝“白籽”下地。提倡播前进行发芽试验,避免发芽率过低影响产量,也可在播前适当晒种,以此提高发芽势。

    三、应用抗旱播种技术

      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应立足土壤墒情,在5cm地温稳定通过10℃-12℃时抢墒机械播种,一次完成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干旱或墒情不足地块的旱地要以蓄水保墒为核心,采用保水剂混肥底施、高强度地膜或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抗旱坐水种等技术,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减少地表蒸发,确保一播保全苗。出现干土层的地块采用探墒沟播技术,确保避开干土层,播在墒情适宜土层。可建设小型集雨设施实施集雨补灌,实现集雨保墒。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采取膜下滴灌、浅埋滴灌干播湿出、全膜覆盖、膜侧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等技术措施,全力搞好造墒播种,保证一播全苗。

    四、保证种植密度

      依据栽培模式、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管理水平和产量目标等因素科学合理密植。一般中秆大穗型品种亩留苗7000~8000株,亩播种量约0.3~0.4公斤;矮秆紧穗型品种亩留苗10000~12000株,亩播种量约0.6~0.7公斤。如因干旱在适播期内未达到播种条件,及时改种早熟品种,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五、科学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条件、产量水平、品种特性、种植密度等,进行科学肥水管理。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化肥机械侧深施及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可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确定肥料用量,提倡使用有机肥作为底肥,一般氮肥总量的40%作为底肥、60%作为追肥,磷、钾肥全部作为基肥。
      播后因地制宜进行化学除草,苗前封闭除草:在播种后出苗前及时喷洒土壤封闭除草剂。使用50%的异丙甲草胺·莠去津悬浮剂150-200g/亩,兑水32L倒退进行土壤喷雾;苗后除草:高粱出苗后3~5叶期,杂草2~4叶期,采用茎叶处理剂37%二氯·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200g/亩+43% 2甲·氯氟吡可分散油悬浮剂(麻芦稗)20~40g/亩,兑水32L对准杂草定向喷雾;针对野谷子、野糜子较多的地块,采用茎叶处理剂38%莠去津悬浮剂100g/亩+10%喹草酮悬浮剂80g/亩+ 56%二甲四氯水剂40g/亩,兑水32L对准杂草定向喷雾。

    山西农大高粱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一中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18期

    • 第2025-04-11期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28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1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