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阳城县南部乡镇发生洪灾,一个穿着红马甲的身影来到了东冶镇和蟒河镇救助点。他是柴国兵,阳城县义工协会的会长,他带领志愿者们在48小时内筹集2.5万元款物送往灾区。从军营到基层,从热血青年到公益先锋,28年坚守,他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
淬火成钢
从军营到公益的精神传承
1997年入伍的柴国兵,在6年军旅生涯中淬炼出“退伍不褪色”的信念。2018年,他发起成立阳城县义工协会,以“帮老扶幼、助残济困”为使命,创新推出“日行一善”日捐机制,累计帮扶400户贫困家庭,捐赠物资超16万元。7年间,他带领志愿者完成6000余小时服务,为农村老人义务理发5500人次,用日常点滴汇聚成温暖长河。
精准服务
让爱照进特殊群体的心田
面对留守群体的迫切需求,柴国兵创造性设计“情暖夕阳”助老项目。每逢周三,他便带着志愿者走进北留镇独居老人家中,提供理发、代买药品、心理疏导等服务。83岁的张奶奶握着他的手说:“孩子们比亲孙子还贴心。”在“暖心童行”困境儿童项目中,他引入“社工+志愿者”模式,通过红色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帮助200余名儿童重塑自信。该项目荣获省级媒体报道26篇,专业论文3篇,成为全省公益示范案例。
党建引领
开拓基层治理新路径
作为土涧村党总支副书记,柴国兵将党建与公益深度融合。他推动“同心护雏”社区教育项目,组织亲子读书会、红色研学等活动,促进120个家庭建立良好沟通模式。社区居民李女士感慨:“这些活动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社区是温暖的家。”他的创新实践为基层治理注入活力,拓宽了公益事业发展渠道。
荣誉加身
不变的是赤子情怀
从“阳城好人”到“山西乡村爱心大使”,柴国兵用28年书写公益答卷。但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谦逊:“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如今,他正筹备建设“志愿驿站”,计划将服务延伸至更多偏远山村。在阳城的城乡之间,柴国兵播撒的志愿火种,正照亮越来越多的角落。
侯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