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棚内高温的时间长,不利于蔬菜的正常生长,若菜农管理不当则极易导致蔬菜出现生长不良、日灼病、病毒病等异常症状。对此,菜农应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改善棚内的环境条件,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
高温强光蔬菜生理性问题、病毒病多发丝瓜、黄瓜等蔬菜夏季雌花数量明显少,开花节位提高,有些甚至直接没有雌花,大大影响越夏蔬菜的种植效益。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为花芽分化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直接受到温度和日照时间长短的影响。
减少日灼病发生
日灼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晴朗的夏天,若没有叶片保护,朝西南方向的果面上长期受到较强阳光照射,果实表面局部温度上升快,蒸发耗水急骤增多,果实向阳面温度过高,水分供应不及时而灼伤。
要控制日灼病发生,除了控制棚内温度和光照强度外,还要注意避免打叶过度,保证果实上部有叶片遮挡。若枝叶不足,可以用报纸等进行遮挡,即可减少日灼病发生。
提高蔬菜坐果率
由于棚内温度过高,尤其是夜温过高,植株呼吸作用强烈,消耗的有机营养过多,造成生殖生长受到抑制,出现花小、花少、坐果难等问题,即使果实坐住,也容易出现大头、尖嘴、偏头等畸形果,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
另外,高温还会抑制硼元素吸收,而硼元素一旦缺乏,很容易影响受精。因此,越夏茬蔬菜应特别注意调控蔬菜长势,合理进行温湿度调控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证蔬菜生长健壮,花芽分化正常。开花前,应叶面喷施速乐硼等,补充硼肥,提高蔬菜的坐果率。
预防病毒病
在夏季高温干旱的天气下,蔬菜病毒病发生严重,尤其以越夏小黄瓜和西红柿表现最为突出,每年都有很多因为病毒病而拔园的情况。病毒病的预防,建议每隔3-5天就要喷洒病毒A、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铜+含锌的叶面肥。
除此之外,注意调控棚内湿度,避免棚内出现高温干旱的环境,还要预防粉虱、蚜虫等传毒害虫。
在夏季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强光高温引起的各种生理性问题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做好棚室遮阳工作
大棚:棚膜上可以利用遮盖遮阳网、喷洒降温剂等方法,降低棚膜透光性,减弱棚内光照,从而起到降低棚温的目的。泼洒泥浆没有成本投入,但遮光不均,效果难以保证,也容易被雨水冲刷。遮阳网遮光效果好,但使用较为麻烦,需要每天定时遮盖,且很多菜农选择的遮阳网遮光率过高,容易影响植株正常生长。降温剂清理不易,最好在旧膜上使用。菜农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遮光手段。另外,还要注意通过适当整枝,保持合理的叶片数量,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果实上导致日灼病。
拱棚:拱棚遮阳网设置在棚内较好。很多菜农认为将遮阳网设置在棚内,降温效果差,这种认识有些片面。因为遮阳网主要是通过遮挡光照来降低棚内温度,遮阳网的降温效果,一般与遮阳网的遮光比率成正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同样的遮阳网,不管设置在棚外还是棚内,降温效果是一样的。而且,遮阳网设置在棚内,可提高棚内上部空气温度,反而有利于空气流通,增强通风效果。
加强通风
菜农在种植越夏蔬菜时,为了避免棚内蔬菜出现高温障碍,要注意将大棚的上下放风口全部打开,让棚外冷空气与棚内的热空气形成对流,加速热空气的排出,从而有利于棚内温度的降低。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拱棚顶部一定要设置通风口,以便于通风降温。在设置顶部放风口时,要注意在拱棚顶部放风口处安装40目、宽度为60-80厘米、长度与拱棚等长的防虫网,尤其是在麦收前后,以免蚜虫、蓟马等害虫进入棚内,传播病毒病。
合理浇水中午喷雾降温
夏季要注意勤浇水,增加棚内湿度,降低棚温,增强植株对高温的耐性。中午时,棚内温度一般较高,叶片蒸发量也会增大,容易使蔬菜叶片出现上卷现象。菜农可采取在棚内安装微喷头喷雾的方式来降低棚温,这样做还能起到增加棚内空气湿度、预防蔬菜花柱柱头干燥、促进授粉,预防蔬菜落花落果的作用。
另外,可叶片喷洒氨基酸、黄腐酸叶面肥等,在叶片表面形成保护膜,提高叶片抗高温能力。
北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