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亮点新闻

优质小麦新品种“晋作80”亩产达722.7公斤

  本报讯(记者张美丽)“我们村土地肥沃,水资源丰盛,在山西农大几位专家推广的优质品种‘晋作80’和高效技术的综合作用下,今年小麦创下了高产纪录,新时代种地更得依靠科技助力。”6月21日,晋中市榆次区修文镇西胡乔村胡文亮、温秋柱两家示范田迎来了今年粮食大丰收,两位种粮“老把式”高兴地给记者介绍情况。当天,经过由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省种业发展中心、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测产,该4.65亩示范田实打实收亩产达722.69公斤。
  据悉,西胡乔村两位农户示范田的粮食大丰收,得益于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农学院承担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水旱兼用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晋作80’示范推广。项目组由农学院左静静、闫贵云、王敏三位资深科研人员组成,项目围绕“优质品种示范、高效技术推广和优质综合模式集成”展开,示范面积700亩。
  测产专家组依据农业农村部实打实收测产方法和步骤,经过细致收割机清仓检查、精准地块测量仪测量、过磅称重、测定籽粒含水率等标准测量测算,经专家组组长、山西农大(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姬虎太研究员宣布测产结果为亩产722.69公斤。项目组依据投入产出测算,示范田亩纯收益880元以上。
  “该项目实施主要通过对‘晋作80’在典型优势产区和重点区域的推广,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构建布局合理、特点鲜明、效益显著的优质小麦优势产区,提升小麦供种保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优质品种和综合技术的应用,集成适合‘晋作80’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同时构建起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化全程技术解决方案,为小麦绿色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项目主要负责人左静静副研究员介绍说。
  据介绍,“晋作80”是由山西农大(省农科院)农学院小麦新材料课题组选育而成的品种,该品种粒重高、熟相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稳产高产并且加工品质优良。2016年通过山西中部晚熟冬麦水地组审定;2022年通过山西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组审定。
  “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水旱兼用,水地可以创高产,旱地在稳产丰产的同时更能显现其优质特性。‘晋作80’水旱兼用的特性在今年大旱之年也得到充分验证,在我省中部晚熟冬麦区,部分旱地麦田因‘晋作80’的种植,最大程度降低了旱灾损失。为山西乃至全国相似生态区在应对干旱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小麦种植,提供了可靠的品种选择依据。”山西农大(省农科院)农学院小麦新材料课题组负责人闫贵云研究员介绍说。
  项目实施充分证明,“晋作80”在我省小麦种植区和全国相似生态区旱地水地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将为我省小麦产量大幅提高和粮食供给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6-20期

  • 第2025-06-17期

  • 第2025-06-13期

  • 第2025-06-10期

  • 第2025-06-06期

  • 第2025-06-03期

  • 第2025-05-27期

  • 第2025-05-23期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