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8日,一项创新的供热技术——多功能自循环供热装置,正式落户吕梁市交口县。这项由山西太行山能源集团发明的供热装置,其独特的多功能自循环设计,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村供热的诸多难题,成为农村分布式精准供热的理想解决方案。
目前农村传统的供热系统,大多基于系统性供热原理,需要热源主体、管道、循环系统和供热器单元的联合运作,这种模式不仅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昂,而且在热量传输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热损失,后期维修费用也让用户负担沉重。鉴于这种情况,山西太行山能源集团发明人赵跃荣研发团队经过多年探索研究,终于发明了多功能自循环供热装置。
据悉,该装置首次采用了仿生学原理,模仿自然界生物的自适应调节机制,实现了水汽混合和高温低压下的单组暖气片自循环供暖。这种创新设计不仅解决了传统供热系统的技术瓶颈,更被专家们誉为供暖史上的里程碑,为我国农村分布式供暖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此外,该装置还能有效净化室内空气,增加氧气含量,改善室内湿度,为用户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南方潮湿地区,其精准调湿功能更是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的潮湿问题。
该装置不需要锅炉、热泵、多组暖气片和复杂的管道安装,节省了大量的前期投资和各种附件费用。同时,其节水、节电、节材的特性,也为用户降低了冬季取暖的能耗和使用成本。
交口县康城镇丁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晋平感慨道:“近几年我一直从事煤改电、煤改气、空气能等供热项目的推广,但这些项目成本高、耗电高、维护和安装成本也高,在农村很难普遍推广。而电暖气不仅没有循环功能,耗电多且热效率低,甚至还会消耗室内氧气。相比之下,多功能自循环供热装置成本低,没有维护费,耗电少,村民用得起、买得起。”
据测试,该装置每户每月电费仅需150元左右,远低于传统电锅炉和集中供热的费用。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这样的成本优势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山西太行山能源集团市场部负责人张海荣介绍,为了让更多农村居民受益,山西太行山能源集团积极探索创新的发展模式,组建了由银行、政府惠民政策、企业技术支撑和农户四方共建的机制。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村供暖的资金和技术问题,还让农户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享受到高效、清洁的供热服务。
自2024年以来,山西太行山能源集团已在平遥县、榆社县、晋中市榆次区、晋中开发区、太原市杏花岭区、武乡县等地创办了县级惠民温暖供热安装公司,负责当地的温暖普及工作。在各村、乡镇和街道创建了“感党恩送温暖,献爱心服务中心”,实现了售后用户零距离服务。目前,山西太行山能源集团在总结试点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将在山西省117个县(市、区)继续开展产品推广普及工作,努力打造科技创新、市场创新、服务创新的新模式,让多功能自循环供热装置温暖更多家庭,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李钰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