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太原综合试验站技术团队,在岢岚县晋岚绒山羊育种中心成功组织实施了规模化的腹腔镜输精技术示范项目。此次实践是晋岚绒山羊育种领域在高效繁殖技术应用上的一次重要突破,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在推动地方良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取得又一实质性进展。
晋岚绒山羊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吕梁黑山羊为母本杂交改良而成,是我省培育的首个畜禽品种,同时也是我省“羊圈”的顶流,以兼具优质羊绒和良好肉用性能而闻名。聚焦“高繁多胎”和“优质细绒”两大核心目标,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太原综合试验站技术团队精心组织实施该项目,旨在加速晋岚绒山羊优良遗传性状改良,进一步优化种群遗传结构,提升核心种群繁殖效率,培育迎合市场需求的新种质资源。
项目的关键在于应用先进的腹腔镜子宫角输精技术。这一创新繁殖技术在羊品种改良中独树一帜,其借助腹腔镜,通过套管穿刺的方法,将优良种羊的精液直接输送至母羊子宫角内,充分激发母羊繁殖潜力,实现“精确输精”。
相较于传统输精方法,腹腔镜技术可大幅缩短精子到达受精部位的距离,显著提升母羊的受胎率,同时极大提升优秀种公羊精液的使用效率,让珍贵的优质遗传资源在短时间内惠及更多母羊,有力推动整个育种进程。
在项目实施前,技术团队对母羊群体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确保其处于最佳配种时期;同时,严格筛选了13只父本种源,其中5只为具有高产潜力的多胎型公羊,8只为绒毛细度优良的细绒型公羊。
在为期3天紧张有序的作业中,技术团队高效协作,分别采用多胎型精液对43只母羊、细绒型精液对287只母羊进行了腹腔镜子宫角输精,最终完成330只母羊的精准受精。技术团队初步预估,此次参与输精的母羊群体受孕率有望达到70%-80%。
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太原综合试验站站长赵鹏开心地表示,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意义非凡。它不仅验证腹腔镜技术在晋岚绒山羊高效繁育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后续定向培育晋岚绒山羊多胎、细绒新品系筑牢技术根基、储备种群资源,更将有力推动晋岚绒山羊产业朝着更高效、更优质的方向发展,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羊”帆起航。
本报记者金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