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当地农户郑德华看着自家空空如也的樱桃大棚,竟喜笑颜开:“没想到今年樱桃卖得这么快。过去种的黄色樱桃皮薄肉软,磕碰一下卖相就毁了,再好的价钱也卖不远。如今这‘鲁樱5号’,果皮厚实耐运输,价格更是比‘美早’‘红灯’这些老品种高不少!”
曾几何时,红色樱桃风光无限。然而随着种植规模扩大,红果价格一路走低。与此同时,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持续攀升,黄色樱桃凭借独特风味和差异化颜色渐成市场新宠,但其“娇气”的弱点——皮薄肉软、不耐储运,让无数果农望“黄”兴叹。
破局之道始于一场长达近二十年的科研跋涉。山东果树研究所刘庆忠团队锚定“优质、丰产、抗病、耐贮运”的育种目标,广泛搜集种质资源,于2003年播下希望的种子。历经杂交选育、多地试验,终于在2019年通过验收,2022年正式定名“鲁樱5号”并获审定。这颗凝聚心血的黄樱桃,果肉与汁液呈现诱人的黄色,肉脆多汁、风味浓郁,更关键的是果皮厚、果肉硬,一举攻克了储运难的问题。
良种还需良法配。针对设施樱桃产业提升单位面积产量的迫切需求,刘庆忠团队创新开发了“设施甜樱桃矮砧密植专用树形及其修剪方法”和“设施樱桃基质袋限根超高密栽培方法”。后者通过将樱桃树栽入特制的限根袋,有效控制树势,不仅适应设施环境,还便于移栽,为二次销售创造了条件。这套技术“组合拳”,让樱桃树“规矩生长”,产量效益倍增。
实验室的突破很快在田间地头结出硕果。郑德华在刘庆忠团队的指导下,率先引进“鲁樱5号”,并采用配套的栽培法,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效益: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挂果,盛果期提早了2-3年。种植第二年,亩产便高达724公斤,平均单果重14.3克,最大可达26.3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6.8%。郑德华说:“根据果品等级,每公斤都能卖到240元以上,市场抢手得很,不提前预订根本抢不上!”
王金平 蒋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