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阳泉市面对主汛期降水量偏多三成的气候形势及突发强降雨考验,围绕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四不”目标,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构建起覆盖“预防—准备—监测—响应—恢复”的全链条防汛防御体系。
——超前部署织密责任网,抓早抓细备汛工作。该市水利局将防汛备汛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抓早、抓实、抓细”原则,4月初全面启动汛前准备,构建五级责任体系,将全市22座水库、410公里堤防、392个山洪灾害防治村等重点区域全面纳入“责任清单”,实施分级管控,及时更新防汛责任人名单并进行公示,确保“水库有人盯、堤防有人巡、山洪有人防”。
——精准排查清零隐患,科技赋能筑牢防线。实行“排查—整改—复查—销号”闭环管理,4月中旬组织10个工作组、50余人次开展拉网式自查,市级4名县处级领导分组带队抽查,实现水利工程全覆盖,将排查的38处县级隐患、9处市级隐患全部纳入动态台账,6处市级隐患立行立改,3处落实度汛措施,确保“汛期不添险”。同时,逐步为11座小型水库配备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以科技手段提升隐患早期识别能力,夯实硬件基础。
——实战检验显成效,科学应对保平安。面对强降雨预警,该市水利局迅速调度,全面进入主汛期“战时状态”。水库管理单位加密巡查频次,堤防管护人员全员上岗,山洪防治村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群等渠道精准传递预警,形成“预警—响应—行动”无缝联动链,全市河道水库平稳度汛,交出“零伤亡、零受灾”的实战答卷。
——长效发力固根基,常态防控谋长远。聚焦“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开展“常态长效”建设,持续完善责任落实、调度指挥、决策支持三大体系,推进水利工程矩阵化管理,加速小型水库监测设施建设,严格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预警信息“跑在洪水前”。防汛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该市水利局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打磨全链条机制,用“底线思维”应对极端天气,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承诺,书写新时代防汛减灾“阳泉答卷”。
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