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工资按时到达账户,让我们生活多了一份保障,加上差异化考核,干得好还会有更多收入,甚至享受到事业编制岗位报酬,这让我们干劲更足了,也更有盼头了。”日前,一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感叹道。今年以来,隰县聚焦收入保障、赋智提能、平台搭建“三个维度”,持续推动村“两委”干部履职尽责、竞相作为。
保障工资性收入消顾虑
隰县明确农村“两委”主干年度报酬总额为33540元/人/年,“一肩挑”的为40247元/人/年,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报酬+集体经济创收奖励+星级奖补”报酬制度,差异化发放村干部报酬,基本报酬由乡镇精准核定、组织部备案后,通过“一卡通”按月直发;绩效报酬、奖补与年度考核挂钩,村“两委”主干优秀、合格、基本合格等次分别按绩效报酬的120%、100%、80%发放,不合格不予发放,针对优秀增星的给予500元奖补,同时按照有关规定程序落实集体经济创收奖励机制,让基层干部“干好干坏不一样”。
开展常态化培训强本领
该县采取集中培训、专题授课、现场观摩、外出学习等方式,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重点内容,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多元化培训。县里每年组织村干部参加全县“领头雁”培训,并挑选部分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走进浙江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开展“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了村干部干事创业本领。
乡镇依托农民夜校、县委联系专家库,定期组织村干部开展常态化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并结合乡村发展需求,组织村干部外出学习先进地区在产业发展、梨果种植、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村干部履职本领和致富带富能力。
搭建成长型舞台促履职
隰县还构建起“三维立体”考核指标体系,实行“百分制”量化赋分机制,对标对表省市考核任务及年度工作重点,按照6:2:2比重,从“量化评分、组织评价、群众评议”三个维度构建考核体系,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两项指标作为考核“重头戏”,并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标中新增“百村示范、千村提标”行动落实情况、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开展情况、“四强”党支部创建情况等年度核心重点工作指标,分值占比达到40%。同时,结合年度考核结果和违纪违法情况,对支部书记予以增减星级,有序开展“以星选用”工作,参照同等事业编制核定岗位报酬,调整履职不力村干部1人。
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