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养殖宝典

高温天气肉牛饲养管理技术

  •   高温天气对肉牛生长、健康和生产性能有显著负面影响。以下是高温天气时肉牛综合性的饲养管理措施:

    一、防暑降温措施

      1. 遮阳
      高温时,肉牛需充足阴凉区域以降低体温。可利用牛舍隔热能力,搭建遮阳棚、遮阳网或利用树荫等降低热辐射。规模养殖场可在运动场搭建遮阳设施,条件差的牛场可在棚顶铺设稻草、干草等隔热材料,并在棚壁喷洒石灰浆减少热辐射。同时,在牛舍周围种植树木、花草,改善小环境。遮阳网的遮光率应达到60%-70%,保证牛舍内光照强度在300-500lx之间。
      2. 通风
      保持牛舍良好通风是降低温度和湿度的关键。开放及半开放牛舍应加强自然通风,有门窗的牛舍要保持打开。有条件可采用机械通风,如安装通风扇、吊扇等,确保空气流通,带走牛体表热量。牛舍内风扇高度和角度应调整至牛无法碰触且能最大程度吹到牛体。每头成年肉牛所需的最小通风量为10-15m/h,存栏量较大的牛舍,可根据牛的数量和牛舍面积合理布置通风设备,确保舍内风速达到2-3m/s。
      3. 喷淋
      给肉牛喷淋降温在高温天气非常有效。可在牛舍四周安装喷头,舍内温度达26℃时,一小时内至少喷雾降温一次,有条件的可安装智能节水喷淋。喷雾降温时要保证风扇开启,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可每隔2小时洒水一次,但切忌直接向牛泼冷水。每次喷淋的时间应控制在3-5分钟,喷淋后的间隔时间可根据牛舍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一般间隔20-30分钟进行下一次喷淋。
      4. 控湿
      避免牛舍积水,定期清理粪便和尿液,保持干燥。湿度过高会增加牛的热应激,需确保牛舍地面排水良好,减少蚊虫滋生和疾病传播风险。牛舍内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之间,可通过通风、及时清理粪便和尿液以及控制喷淋量等方式来调节湿度。

    二、饲养管理要点

      1. 调整饲喂时间
      尽量在清晨和傍晚凉爽时段饲喂,避免中午高温时段喂食,减少牛的消化负担。饲喂量占60%-80%,可少量多喂,夜间增加饲喂量,特别是粗料,夜间饲喂量占60% 80%为宜。清晨饲喂时间为5-6点,傍晚饲喂时间为17-18点,每次饲喂量应根据牛的体重、品种和生产阶段进行调整,一般成年肉牛每天的饲喂量为体重的2%-3%,其中粗饲料占60%-70%,精饲料占30%-40%。
      2. 保证饮水
      高温时,肉牛需水量增加,需在多个地点提供充足、干净的水,防止脱水。检查水管和水槽,确保水质清洁,可适量添加电解多维缓解热应激。成年肉牛每天的饮水量为30-50L,高温天气时饮水量会增加20%-30%,因此需要保证水槽中有足够的水量,并且每2-3天更换一次饮水,以保持水质新鲜。同时,可在饮水中添加0.1%-0.2%的电解多维。
      3. 降低饲养密度
      适当降低育肥牛的饲养密度,减少牛只拥挤,增加活动空间,提高散热效率,减少热应激。每头成年肉牛所需的最小空间面积为4-5m2,存栏量较大的牛舍,可根据牛的数量和牛舍面积合理调整饲养密度,确保每头牛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4. 保持环境卫生
      保持牛体和环境卫生,减少蚊虫叮咬和病菌传播。定期清洗牛棚,清理粪便,用清水清洗牛体(喂食前进行),用1%敌百虫溶液喷洒牛体防蚊蝇,做好牛场消毒及灭蝇工作。每2-3天清理一次牛舍内的粪便和杂物,每周对牛舍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可使用0.1%-0.2%的过氧乙酸溶液或0.3%-0.5%的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
      5. 减少运动和搬运
      避免高温时段的运动和搬运,减少牛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时间。如需移动或运输牛只,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高温时段指的是气温超过30℃的时段,此时应尽量避免对牛进行不必要的运动和搬运操作,如果必须进行,应选择在清晨气温较低的时段(5-7点)或傍晚气温下降的时段(18-20点)进行。

    三、营养调控措施

      1. 提高能量水平
      高温环境下,牛为维持体温恒定消耗更多能量,应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如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比例,可添加糖蜜或植物油。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应提高10%-15%,可通过增加玉米等谷物类饲料的比例来实现,同时可在日粮中添加2%-3%的糖蜜或1%-2%的植物油。
      2. 增加青绿饲料
      青绿饲料富含水分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牛的食欲和消化能力。高温季节应减少粗硬干秸秆,增加青绿饲料投喂量,如优质青草、菜类、胡萝卜等,同时保证干草供应。青绿饲料在日粮中的占比应达到30%-40%,每天每头牛的青绿饲料投喂量为10-15kg,同时保证干草的供应量为2-3kg。
      3. 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
      高温会导致牛体内矿物质和维生素流失加剧,可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钾、钠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抑制体温上升,增加食欲。也可添加复合酶制剂、中草药等抗应激添加剂,或在饮水中添加食盐和电解多维。每头牛每天可在饲料中添加10-15g的钾、钠等矿物质,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5-10g,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2-3g,同时可在饮水中添加0.1%-0.2%的食盐和0.1%- 0.2%的电解多维。

    四、疾病防控措施

      1. 预防中暑
      加强牛舍通风透气,避免高温时段让牛在运动场暴晒。如牛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将其移到阴凉通风处,用冷水泼洒头部和身体降温,灌服冷盐水降内温,必要时由兽医进行药物治疗。当牛的体温超过42℃,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可判断为中暑。此时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用冷水泼洒牛的头部和身体,降温速度不宜过快,每10-15分钟降低1℃左右为宜,同时灌服1-2L的冷盐水,必要时可肌肉注射10 20ml的安乃近注射液进行降温治疗。
      2. 预防流行热和传染性胸膜肺炎
      每年夏季给肉牛注射流行热疫苗,禁止从疫区引进牛,对未发病牛接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活疫苗,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流行热疫苗的免疫时间为每年5-6月,每头牛肌肉注射3- 5ml,免疫期为1年;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活疫苗的免疫时间为每年4-5月,每头牛肌肉注射2-3ml,免疫期为6-8个月。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缓解高温对肉牛的热应激,保障肉牛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山西省现代农业牛产业技术体系、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王聪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01期

    • 第2025-07-29期

    • 第2025-07-25期

    • 第2025-07-22期

    • 第2025-07-18期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4期

    • 第2025-07-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