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医卫

充分利用介休籍在外工作的医学专家等优质医疗资源——

乡情架桥 医学联盟补短板

  

为患者省时、省钱又省心

  “假如有一位介休当地的患者需要到北京做手术,按照两位家属陪同来算,一共需要三个人进京。从门诊挂号、初诊、检查、复诊、预约床位等等手续办理完毕,其间吃饭、交通、住宿,费用至少5000元。由于医院级别、地域因素等差别,每例手术的总费用在北京做要比在介休当地做,多花费至少2万元。也就是说,介休的患者到北京做手术,每个家庭为此要至少多花费2.5万元。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梁建涛博士,他的家乡就是介休市。近段时间以来,他回家乡服务乡亲,为记者算了一笔这样的账。
  以6月22日为例,当天中午,梁建涛回到介休,6月23日下午离开介休返回北京。在家乡期间,他完成了4台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梁建涛说:“最为关键的是,我一个人辛苦一天,在咱家乡为患者做4台手术,就可以省去4个家庭到北京来回奔波,还能为每个家庭节省2.5万元的开支,让他们既省时省力又省心省钱。”

让医生既长见识又提水平

  在介休市人民医院,像梁建涛这样的“大专家”还有很多。近段时间以来,介休市人民医院许多科室的医生和外地的专家已经建立起了通畅的联系渠道,患者不用走出介休市,其病情现状、各项检查结果就能由两地医生及时沟通,并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介休的医疗条件不能满足治疗要求,需要将患者上转至太原、北京等地进行治疗,医院也会提供很多帮助。
  介休市医疗集团理事长、介休市人民医院院长樊金荣介绍,“这是介休市医疗集团创新的‘病人不跑、专家跑’模式,充分利用介休籍在外工作的医学专家的优质医疗资源,建立起‘一方水土乡情医学联盟’,使这些专家们为介休患者提供服务,并通过他们引进更多的国内外优秀的医学专家,助力提升介休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以乡情为纽带,请专家帮扶来补“短板”,是介休市人民医院着力提升专科能力建设的特色。樊金荣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介休市走出去了很多学医的学生,有很多成为了知名医学专家。在全国各大医院甚至在国外,活跃着不少介休籍医学专家的身影,我们积极与他们联系,并组成亲情医学联盟,加起来已经有接近200名专家。”
  通过从介休走出来的医学专家,介休市人民医院又与北京安贞、北京阜外、宣武及中日友好等多个国内一流医院的顶级专家建立了联系。樊金荣介绍,“这样,在我们医院有什么疑难病症或者手术,就可以请他们来指导,如果是内科的患者,就可以进行远程会诊。长此以往,我们医生的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把专家“请进来”做手术、讲学、查房,介休市人民医院也进行全流程参与学习。樊金荣表示,2018年,介休市人民医院外科开展的高难度手术比2017年增长了380%,接近增长了4倍。“例如,原来我们医院不能做心脏支架手术,患者只能去外地做,现在医院可以独立开展这项手术了。而且,做心脏支架手术是北京安贞医院的专家亲自做或者给予指导,我们医生在这方面专业能力提高很快。”樊金荣告诉记者。
  据了解,仅去年一年间,介休市人民医院就先后请了900多名专家莅院,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这样的“大咖”,也被请到医院授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三大就医群体分别精准施策

  在深化医改进程中,介休市不断实现“县强”目标,以期使更多患者在县域内就能看好病,为此,介休市将患者划分为三个主要群体,分别精准施策,针对性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破解医改难题。而“以乡情为纽带请专家进来”的举措,就是要对应解决患了大病、重病的人群,在基层医院“能看起看不好”,在大医院“能看好看不起”的矛盾。
  樊金荣表示,这种模式与国家提倡的“分级诊疗”不谋而合,殊途同归,盘活了医疗资源,加速了人才流动,用较低的成本,实现了县级医院和三甲医院医疗的同质化,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绝大多数的大病、重病、疑难病在当地医院就能够得到治疗。
  作为第二群体的妇女儿童群体的就医问题,也是当地考虑的重点,针对这个群体,介休市整合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中心妇产科、儿科资源,妇产科与美国妇产专科医院合作,定期互派学者访问交流,妇产科水平已达到市级三甲医院水平。与此同时,介休市人民医院儿科与山西省儿童医院合作共建,极大地提升了儿科的医疗水平,成功救治首例900克的早产儿。妇女儿童县域内就诊率达到了97%以上,全市平均每天只有一名妇女、儿童病人向上转诊,妇女、儿童看病难题得到基本解决。
  第三个群体是普通疾病患者,主要是存在对医院的医疗体验和服务不满的问题。针对这个群体,介休市医疗集团通过“廉政风险保证金”的方式,解决了药械回扣问题,通过“私人医生签约服务”解决了收受红包问题,组建了12个由医学专家牵头,各类别专科医生参加的私人医生签约团队,主要面向特定的人群开展签约服务,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种补充。与此同时,医院派出护理骨干赴日本进修,提升护理服务质量,通过“年薪制的绩效考核”模式,解决了服务态度问题,医护人员收入显著提高,主要医护骨干的年薪达20万元以上,医务人员积极性高涨,患者满意率达99%以上。
  樊金荣表示,截至目前,介休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中心、中医院进入介休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大病、疑难病患者上转量持续减少,全市平均每天向上转诊病人数不足5人,县域内就诊率达到了95%以上。

本报记者秦洋 本报通讯员郝东亮 孙 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9-25期

  • 第2019-09-24期

  • 第2019-09-23期

  • 第2019-09-22期

  • 第2019-09-21期

  • 第2019-09-20期

  • 第2019-09-19期

  • 第2019-09-18期

  • 第2019-09-17期

  • 第2019-09-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