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全国832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 年底所有贫困人口将全部退出

我国将加强监测和帮扶机制防止返贫

  目前全国832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剩余的贫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从目前情况看,到年底所有贫困人口也将全部退出。贫困群众脱贫之后政策会变吗?扶贫投入还会持续吗?返贫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在2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采访了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
  “政策会保持总体稳定,帮扶措施不能‘急刹车’。”欧青平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仍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欧青平进一步解释,脱贫攻坚期后要设立过渡期,在过渡期内继续实行“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取得前所未有的决定性成就,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集中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贫困地区,解决了多年想解决但没解决的问题。”欧青平说,无论是帮扶的资源,还是帮扶的力量都会保持总体稳定。
  “为确保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今年初我们就建立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在攻坚剩余脱贫任务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欧青平说。
  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今年3月印发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的顶层设计。“这一机制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变事后帮扶为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及时发现风险,及时落实帮扶,实现贫困人口动态清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欧青平说。
  欧青平表示,在收官之年,建立并实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是一项必要的制度保证,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基础,筑牢了脱贫攻坚成果的保障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明确了工作路径和抓手。
  欧青平介绍,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家庭为单位,主要监测建档立卡已脱贫但不稳定户和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例如,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
  监测程序方面,以县级为单位组织开展,通过农户申报、乡村干部走访排查、相关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等途径,由县级扶贫部门确定监测对象,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鼓励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明确要求各地要加强监测对象信息共享,不另起炉灶,减少不必要的填表报数,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等。”欧青平说。
  欧青平介绍,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劳务扶贫协作、扶贫车间建设等,帮助其转移就业。统筹利用公益岗位,多渠道积极安置监测对象。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应保尽保。

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2-02期

  • 第2020-12-01期

  • 第2020-11-30期

  • 第2020-11-29期

  • 第2020-11-28期

  • 第2020-11-27期

  • 第2020-11-26期

  • 第2020-11-25期

  • 第2020-11-24期

  • 第2020-11-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