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记者驱车来到距离太原市区30余公里外的尖草坪区柏板乡镇城村西北的慕云山,曾经满目疮痍的大山绿意正浓,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曾经因常年开采石料,慕云山形成了约3.82km2的采矿破坏区域,造成区域生态环境破坏,特别是众多石料厂所涉区域地形地貌景观被破坏,大面积的岩石裸露,扬尘漫天飞舞,植被退化消失,这片区域看起来像大地上一片灰白色的“伤疤”。
2018年,太原将慕云山废弃场地治理列为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40个项目之一。项目于2020年8月开工建设,共治理废弃场地5处,主要包括废弃场地和排土场治理项目两个类型。
为解决遗留关停石料厂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尖草坪区将废弃石料厂及相关区域的生态修复工程纳入《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方案》(2018年-2020年)内,按照部署,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清理废渣、平正山坡、栽树植绿……通过对四处高陡边坡坡脚及道路旁区域设置绿化带;对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凹凸不平、无法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区域,设绿化区;开展兰村泉域涵养林绿化工程,增加绿化面积。同时,通过实施慕云山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对尖草坪区石灰岩开采矿山环境进行治理,共增加绿化面积103.43公顷,栽植各类树木14.13万株,坡面喷播绿化面积15.7公顷,完成土石方95.9万立方米。太原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慕云山所涉区域地形地貌得到修复,地面植被恢复,高陡边坡地质灾害风险基本消除,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区域生态系统功能改善效果明显,群众满意度较治理前明显提高,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治理明显改善。
记者在慕云山采访时,正好遇到了与朋友来此徒步的太原市杏花岭区居民范文君。他告诉记者,自从慕云山复绿后,他就经常与朋友来此徒步。他指着不远处深浅不一的绿色对记者说:“你看,那片林子以前是条荒沟,现在都披上了绿装,环境变化太大了。”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提出,要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慕云山通过在试点区域部署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统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试点区生态环境质量将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修复、景观再造与土地开发利用的有效融合。
慕云山的美丽“蝶变”证明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是一句空话。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环境和条件,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没有好的自然界也就没有人类的幸福。
本报记者程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