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防输入始终是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个别地区引发疫情的毒株比以往传染性更大、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提高警惕、压实责任。省委第九十八次疫情防控专题会强调,要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在“第一落点”、监测预警、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等方面决不能漏管失控。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一段时期以来,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我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但不能因为形势向好就掉以轻心、放松警惕、忽视风险。尤其在疫情反复来袭、常态化防控任务繁重艰巨的形势下,一定要克服厌战松懈心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严防漏管失控,牢牢守住山西阵地。
“第一落点”决不能漏管失控。“第一落点”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防线,既要有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措施,又要有温度做好服务引导工作。对于省外风险地区入晋返晋人员,要严格执行落地核酸检测等要求,并做好回溯追踪排查工作。对于入晋游客,既要细心防疫,又要暖心服务,让游客游得方便安全。当下,滞留海南的游客牵动人心,要坚决落实全国抗疫一盘棋部署,加强与海南衔接配合,细化海南返晋航班相关防疫细节,确保返晋人员安全顺利返乡。
监测预警决不能漏管失控。疫情处置的第一关键要素就是“早发现”。“早发现”就能赢得宝贵时间,赢得更大主动权。当前,核酸检测仍然是疫情防控早发现的最有效手段,7月份,北京延庆、顺义、朝阳三起疫情,都是通过常态化核酸检测第一时间发现,从而快速阻断了传播链条。对于风险人员,要实行单采单检、优先送检,尽早发现可能的潜在感染者。第九版防控方案提出要开展人、物、环境等多渠道监测预警,要对标要求,完善系统,增强早期监测反应的灵敏性、时效性,提升应对能力。
重点部位决不能漏管失控。交通场站和公共交通工具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近期,暑期人员流动量加大,国内多个航班、高铁均发现了阳性感染者。各相关部门一定要严之又严、细之又细落实好机场、车站、航班、高铁等场所的防控措施,严防这些地方成为疫情放大器、感染点。暑期已临近尾声,全国许多中小学校发出通知,要求学生开学前14天非必要不离开本地。我省各学校要及早“备战”开学,落实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静态管理等措施,全面构筑校园安全防线。非常时期,要最大限度减少聚集性活动,坚持大型会议活动非必要不举办,倡导婚事缓办新办、丧事简办。
重点人群决不能漏管失控。第九版防控方案针对重点场所、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制定了疫情防控技术指南,那些日夜奋战在隔离场所、医疗机构、快递行业等岗位上的重点人群,要按照指南做好健康监测,提升自我防护技能。同时,相关机构要严格落实闭环管理、细化操作规程、加强关心关爱,严防重点人群成为疫情“传播器”。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面对外防输入风险进一步加大的严峻形势,全省上下要提高早发现早处置能力水平,全力打好科学精准仗、高效协同仗、基层治理仗,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陈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