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投资5个亿、年产3.6万吨新能源光伏支架建设规模、全部项目可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8月15日,华翔光伏支架项目在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秦壁园区竣工投产。这是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世界白色家电核心零部件核心供应商进军的重要一步,该项目的投产实现了华翔集团由零件到部件的跨越,为打造世界级白色家电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位于山西临汾的华翔集团是我省铸件出口的龙头企业,年出口额近6亿元。企业自创业初期就积极布局国际市场,瞄准叉车、挖掘机配重件等市场需求,成功开发了德国林德、欧洲斗山等客户。同时,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跻身全球装备制造业基础配套产品供应商行列,奠定了企业的基本产业布局,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产业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制造业受到影响。“但是国家给予的稳外贸政策是雪中送炭、实实在在。海关等部门一直在跟进我们的订单情况,专人对接、提前申报、24小时办理通关服务,还积极帮我们认定AEO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山西首家经核准出口商。现在,我们自己就可以开具原产地声明,出口贸易更方便了。”华翔集团重工事业部总经理王芝芳说。
今年2月23日,由临汾海关推荐,经太原海关审核认定,华翔集团成为我省首家RCEP项下经核准出口商。在此之前,该公司需要每年向海关申领50多份出口原产地证书。成为经核准出口商后,其货物在出口时无需再逐票向海关申领原产地证书,可自主出具原产地声明,用于出口货物在国外享受关税优惠,效力等同于海关签发的原产地证书。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华翔集团的成绩源于其深耕行业多年的努力。在铸造领域,华翔牢牢占据了3个“行业第一”——压缩机核心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工程机械零部件单厂规模全国第一、机加工能力全国第一。尤其在白色家电零部件领域,华翔集团处于行业龙头地位,是中国铸造协会认定的中国家电零部件生产基地,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5%,实现了白色家电压缩机零部件全品牌、全系列覆盖,是丰田、松下、日立、艾默生、格力、美的等知名企业的主要供货商。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华翔集团把汽车零部件生产作为企业战略发展方向,通过开发附加值较高的汽车零部件,使企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依托自身铸造、机加工一体化的优势,在全体研发团队的努力下,经过近500次的试制攻关,华翔集团成功研发出汽车刹车系统零部件,打破了外资、合资企业对中高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垄断,实现了国产中高端汽车零部件“零的突破”。经两年时间的路试以及ISO/ TS16949汽车配件体系认证,华翔集团进入美国TRW集团和德国大陆集团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行列,连续5次成为德国大陆汽车全球优秀合作伙伴。
华翔集团创立20多年来,始终坚守铸造主业,专注创新和质量提升,从传统铸造起家,逐步发展到精密铸造、精密机加工;从生产叉车配重件到压缩机零部件,再到汽车零部件;从全球铸件供应商到全球工程机械供应商,再到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步一个脚印站稳了细分产品领域的优势地位。华翔汽车零部件技术部部长马士军说:“我们把企业发展目标锚定在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带动传统铸造产业升级这一基点,通过双创、精益管理模式,培养了一批一流的技术‘工匠’,并通过与华中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产学研合作,内外部相结合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
2021年,华翔集团实现进出口5.8亿元,同比增长65%;2022年上半年进出口达3.37亿元,同比增长45.8%。
“产业链是支撑经济循环的主心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我们责无旁贷。下一步,我们将在深耕白色家电、工程机械、汽车配件三大主力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向轨道交通、军工、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军,大力开发航空航天、军工和船舶产品,加快推动实现铸造产业迭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华翔集团董事长王春翔信心满满地说。
本报记者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