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杏子成熟时,都会到大同聚乐堡乡转转,这里是久负盛名的产杏基地。也是在这里,我认识了三妹。
熙熙攘攘的卖杏摊位里,三妹给人的印象是诚实憨厚,她秀发飘逸、身姿挺立,讲一口标准的本地话。在当地,以妹为名的人并不多见。一问,果然三妹是嫁到这里的四川妹子,嫁过来20多年了。
这村儿有她的表姐,三妹走亲戚时,表姐给她介绍对象。对象家庭不富裕,三儿一女,世代农民。有人提醒三妹,这家太穷,那男人脾气又不好,母亲还瘫痪卧床,必须慎重考虑。三妹说,脾气不好,可人家特别孝敬母亲,这种人可靠。谁家里没有个病人,很正常。得知三妹要嫁到偏远的山西农村,大哥劝她,嫁这么远,受欺负怎么为你做主呢?三妹说,不怕。1998年,三妹义无反顾地来了。
婚后20多年,三妹与爱人从未红过脸。这大概就是三妹千里迢迢嫁到这里更钟情于这里的缘由吧。婚后不久,公公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前年来村里采摘的时候,我到了趟三妹家,慈眉善目瘫痪卧床的婆婆、憨厚淳朴脑子糊涂的公公,两位老人躺在一条大炕上,有说有笑,荡漾着温馨、甜蜜和希望。
两年过去了,这次过来我特意又到了趟三妹家。进家,见三妹的婆婆依旧躺在炕上,公公却不见了踪影。三妹说,公公去年去世了。婆婆说,多亏这个儿媳妇……老人家见到我,似乎有许多话想说。
三妹的婆婆瘫痪在炕多年,大小便都在炕上解决。然而,屋里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我问三妹,老人长期卧床,有褥疮吗?三妹说,没有。婆婆说,都是儿媳照顾得好。老人接着说,早就不想活了,太拖累孩子们,想一把药了结了自己。三妹笑着安慰婆婆,死了就活不了了。坚持吧,看看未来的社会。三妹转脸对我说,婆婆多次说不想活,我就想法子劝解。这时,隔壁80岁高龄的刘大妈走进屋里,叙说起三妹的善良——三妹公公在世时,生活不能自理、脑子也糊涂,大便弄得到处都是,窗台上、被子上、炕上都有,三妹一点一点为老汉清理干净。亲生儿女做不到的事情,三妹都做到了。听老人家这么夸自己,三妹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拦住话头,说老汉有病,由不得自己了,也够可怜的。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三妹以自己的言行做了反证。
三妹的爱人在矿上打工,家中的大事小情都靠三妹张罗。除了种杏树,三妹还种着几亩地,有黍子、玉米。3个孩子还在读书、婆婆卧病,家里的负担可想而知。可在三妹的脸上,我看不到忧愁与悲伤,她忙完地里忙家里,伺候了婆婆再照顾孩子,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满满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眼含希望、心怀真善,三妹好样的!
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