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员扎根基层、紧密联系群众,有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已成为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重要力量。《山西省网格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日前出台,对网格设置、网格员职责、网格员配备、网格员管理、经费保障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网格员管理制度化、网格工作有法可依,必将有力推动基层网格治理工作落实落细。
“社区工作是一门学问,要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水平,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从此,网格化管理得到大规模推广,日益成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特别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网格员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我省《办法》出台,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及省委有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近年来,我省不断优化网格设置,缩小基本网格单元,扩大网格工作覆盖面,坚持推动服务融入网格、打造民生网格山西,推动科技融入网格、打造平安网格,推动党建融入网格、打造红色网格,推动融合发展、打造多元网格,逐步形成全科网格模式。把《办法》落到实处,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西的必然要求。
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网格化管理填补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真空”和“盲区”,不仅使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下沉,为全面、充分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创造了条件,而且整合了力量、链接了资源,有效协调了居民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利益诉求。实现网格全覆盖,要注重吸纳“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招聘的大学生等担任兼职网格员,主要发挥宣传员、信息员、协管员、矛调员、服务员的作用,通过日常巡查走访,更加全面了解社情民意,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网格治理常态化长效化。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通过网格员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社区,社会治理的基础就会实起来。要按照《办法》要求,建立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对网格员加强日常培训、实行奖惩激励机制、明确法律责任,确保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经费、专职网格员劳动报酬和兼职网格员工作补贴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为基层治理能力强起来,汇聚更大合力、注入更大活力。
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以网格为单元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协同合作的关系网络,将网格系统打造成一个制度化的协同治理空间,是新时代优化网格化管理的战略取向。加强网格党组织建设,推动政府专项工作进网格,聚焦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基础更安稳、网络更安靖,协同促进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不断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西。
徐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