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真情为民服务 强化基层治理

  为政之本,在于为民。省委把2022年确定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从3月至12月在全省部署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基层,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问题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老百姓都能够顺心满意,我们这个国家才能越来越好。”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也是党和国家政策措施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关键看党性,根本靠党性。各级干部在谋划推进工作和处理具体问题中,都要守牢党的初心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有关法律法规,有效防止和及时矫正工作偏差。要以坚强党性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入基层一线积极作为,切实把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通过基层治理实践体现出来,通过干部的好形象好口碑彰显出来。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服务是最好的基层治理,是一种更高的要求,意味着基层工作要更主动,进村入户、进企入社要更积极。要认真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让“管”的意识靠后些,让服务意识再加强靠前些,将服务的理念扎根于心,落实到行动中。
  人民群众在哪里,民生需求在哪里,党建就应该覆盖到哪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围绕民生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民生。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基层治理,将党组织与社区的纽带扎紧系牢,用党建把基层各方力量整合起来,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要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等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格局。
  网格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强化基层治理的重要基础,网格化服务管理在我国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资源下来、服务上去、群众满意,是社区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网格化管理,一改以往的被动应对,更加突出主动服务,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例如,太原市迎泽区设立186个网格党群服务站,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便民服务功能区,设立帮办代办点,延伸服务半径。区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500余处场所建立暖“新”驿站,居民生活里的繁杂小事通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能得到解决。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关乎根本、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要推动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立忠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07期

  • 第2022-09-06期

  • 第2022-09-05期

  • 第2022-09-04期

  • 第2022-09-03期

  • 第2022-09-02期

  • 第2022-09-01期

  • 第2022-08-31期

  • 第2022-08-30期

  • 第2022-08-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